西宁市在青藏高原率先实现全域原生垃圾“零填埋”
2024年05月19日10:03 | 来源:青海日报

截至5月15日,西宁市15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全部停止使用,全市五区两县原生生活垃圾分批有序转入新建成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处理,这标志着西宁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面进入焚烧发电新阶段,在青藏高原率先实现全域原生垃圾“零填埋”。
西宁市全力构建以“焚烧发电为主、应急填埋为辅”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率先在全省建成投运日3000吨处理规模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按照“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完成主城区生活垃圾转场焚烧处理的基础上,有序完成全市生活垃圾转场处置工作。截至目前,焚烧发电厂已累计处理生活垃圾54.27万吨,总发电量达2.82亿千瓦时,西宁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7.78%,真正实现生活垃圾全处理、再回收、再利用。同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扎实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和生活垃圾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有力提升全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
同时,西宁市通过优化主城区生活垃圾“环卫车辆直收直运”和“垃圾中转站梯次转运”模式,不断调整加强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湟源县、湟中区的收集转运力量,农村地区“户集村收、县区转运、焚烧处理”模式成效初显。各县区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加强财政投入,优化车辆及人员配置,加快垃圾中转站升级改造等行之有效的方式,解决全市生活垃圾处理模式转型后面临的环卫基础设施布局不均衡、垃圾运输能力不足等困难,全面形成生活垃圾产生到末端处理全过程的城乡一体、全域覆盖的链条式管理体系。
(责编:马可欣、杨启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有回音|幼儿园学位不够?青海将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及中小学50所
- 2024年3月,有群众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表示,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川口镇史纳新村作为人口较多的安置区,现有的民和县史纳幼儿园学位不足,网友对于所在地区是否有幼儿园扩建计划向政府进行询问。 留言详情。…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