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青海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补助资金6.26亿元
保障城乡困难群众39.38万人
2024年05月10日11:33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人民网西宁5月10日电 (记者杨启红)记者从青海省民政厅获悉,一季度青海落实各项救助政策,强化主动发现机制等,全省累计支出各类救助补助资金6.26亿元,有效保障了39.38万名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今年以来,青海省民政厅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医疗、住房等专项救助制度,积极整合各类救助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形成了“9+1”社会救助格局。截至一季度末,全省共有农村低保对象28.24万人,支出资金37216.9万元;城市低保对象7.46万人,支出资金13994.51万元。特困供养人员1.79万人,支出资金7716.15万元。累计实施临时救助1.89万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3718.88万元。
同时,持续做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工作,青海省民政厅与乡村振兴、人社、卫健等16个部门以及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9家金融机构定期开展30项以上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动态管理机制,对救助对象进行定期核查和调整,通过“大数据+铁脚板”及时发现生活困难群众,有效确保救助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一季度,累计与乡村振兴、医保等部门交换数据26.9万条,下发社会救助领域各类预警和疑点数据1.2万条,将15.49万脱贫对象纳入低保、特困等救助保障范围,新增农村低保对象0.71万人,动态退出0.56万人,实现救助对象“动态管理、规范进出”,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责编:杨启红、白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青海大通:迁新居 迎新生
- 青山、青山,地如其名,顺着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乡道一直走,沿着公路两旁望去,延绵的山峦、平整的田野、吐绿的树枝……好一派绿水青山田野风光。 经历过2022年“8·18”山洪灾害后,大通县按照“政策的可行性、群众的能动性、搬迁的公平性、安置的节约性、选址的安全性、工作的可及性”原则,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筑牢群众安全屏障。…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