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说
贠红卫代表:盐湖资源开发利用已到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关键时期
在我国,98%的钾资源、超过80%的锂资源、50%的硼资源、50亿吨的镁资源都赋存在盐湖卤水中,还有巨量的石盐、芒硝、天然碱、硝酸盐等矿产资源,散落在全国各个角落的盐湖可以说是一个个“聚宝盆”。
在青海,盐湖资源是第一大资源,也是国家战略性资源。其中,察尔汗盐湖是我国第一大盐湖,盐储量极为丰富,还伴生着镁、锂、硼、碘、钾等多种矿产。
“高质量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多让中国粮用上中国钾肥,最核心的是推进高质量发展,这是首要任务。”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贠红卫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对国企深化改革、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国有企业增加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等提出了要求。
贠红卫介绍,过去一年,青海省委省政府坚持“规划、政策、基地、项目、企业”五位一体协调推进,编制完善发展规划,规范盐湖资源有序开发、产业绿色发展。在发展方式上,更加注重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推动盐湖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绿色发展。在科技创新上,氯化镁脱水世界性难题得到突破,氯化钾模块化除尘入选2022中国好技术,盐湖股份氯化钾、碳酸锂分别被认定为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在转型发展上,制定了绿色勘查、绿色开采、资源整合等措施,一批盐湖企业、矿区被评为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国家绿色矿山,一批盐湖企业实现“上云用云”。
面对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贠红卫建议,一是完善盐湖产业绿色发展标准体系从采矿条件、生产工艺、生态环保、资源开采等方面梳理盐湖资源开发标准,建立资源、水文、气候、环境一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展钾盐、钠盐、锂矿、镁盐、硼矿等各层次标准的制定,构建符合盐湖资源开发的绿色标准体系;二是加强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水资源保障,建议进一步加强盐湖区地下卤水动力机制研究,系统优化配置水资源,将水资源配额重点向盐湖资源开发标杆企业倾斜。同时,设立钾肥及提锂系统重大节水专项,攻关盐湖资源开发节水技术,推进柴达木盆地跨流域水资源调配,解决盐湖产业发展中期和远期水资源供需矛盾与供水安全问题。
“如今,盐湖资源开发利用已经到了一个新动能转换、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关键时期。”贠红卫表示,新时期的盐湖资源开发利用,既要摆脱简单粗放的开采方式,又要补齐高品质开发、高质量发展这一课,实现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高水平的融合发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青海代表团已准备议案建议100余件
- 人民网北京3月4日电(白波、马可欣)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青海省全国人大代表依法履职,一次性提出议案2件,提交建议117件(其中省政府提供素材81件,省“两院”提供素材2件,代表个人提出34件),6件被列为全国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青海代表团议案建议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实现良好开局。 议案审议方面,一是《关于制定自然保护地法的议案》,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审议,提出“结合国家公园法起草工作统筹考虑自然保护地法立法,加快立法进度,适时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