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成绩 展形象 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支部
青海玉树:“强村讲堂”传出凝心聚力好声音
冬上高原,草木金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结合咱们玉树的实际情况,牧民群众的饭碗是什么?怎样端牢?草场、牛羊,都是牧民们的‘饭碗’……”
“玉树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从灾后重建到现如今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四面八方的关注与支持,我认为我们应该把感恩教育纳入课程里面,让男女老少都懂得感恩……”
立足实际,深入思考,激烈讨论……近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委党校,来自全州各领域、各单位的“强村讲堂”导师们正在参加玉树州农牧民理论宣讲能力提升实训班的研讨课程,大家围坐一堂,围绕着广大农牧民群众想要听什么?需要听什么?以及“强村讲堂”讲什么?如何讲?等关键性问题各抒己见,气氛活跃。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思想碰撞与观点交锋,最终导师们初步总结出生态环境保护、农牧区基层治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多维度的课题并认领。这是一个构课的环节,也是为“强村讲堂”打基础的过程,待课题更专业、更切实、成体系,“强村讲堂”便也离“强村”的目标更近一步了。
“强村讲堂”导师们正在讨论课题。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实际上,近年来,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围绕党的方针、政策开展的各类宣讲不在少数,专家学者讲、党员干部讲,集中人员讲,走村入户讲……我们似乎也都司空见惯,为什么玉树还要在理论宣讲这件事情上下功夫、做文章?
“农牧民群众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汉语水平不高,甚至有些群众根本听不懂汉语。”在玉树从事了多年组织工作的玉树州委组织部副部长白玛措毛对此深有体会,加之玉树地广人稀,农牧民居住分散,基于这样的州情实际,导致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在基层的宣讲形式老化、内容虚化、功效退化,“党味”不浓,不接“地气”,讲不到农牧民群众心坎上,自然也难以凝心聚力。
进一步看,玉树州总面积26.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多,有藏、汉、回、蒙、土、满、撒拉等11个民族,其中藏族群众占总人口的98%,是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主体民族比例最高、生态位置最重要的一个自治州。
找准问题症结才能对症下药。今年10月份,“强村讲堂”已经在玉树市上拉秀乡政府大院展开了第一轮宣讲,十里八乡的党员、群众集中听讲。
观现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咱们的村党支部就像这车头,得带着大家伙儿共同挣钱致富……”
“‘藏族群众依靠的是草原,草原依靠的是牛羊。’这句谚语大家从小听到大,其实,这句谚语说的就是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
玉树市教育局副局长才仁旦周、玉树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将勇琼加都是这堂“强村讲堂”的导师,他们想方设法,用农牧民群众能听得懂的语言、结合牧区的生活生产实际,加以打比方、引谚语、作对比、说故事的形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讲给广大农牧民群众听。
“原来,我们挖虫草后填土,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现,我们也为环保作了贡献。”“村党支部就跟火车头一样,得加大马力带着大家一起致富啊。”……导师卖力讲解,农牧民们积极讨论。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玉树州从州委宣传部讲师团、江源先锋师资库、优秀县级干部、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州直机关中聘请189名精通藏汉双语的讲师,充分发挥讲师懂“乡理”、知“乡愁”、会“乡音”、有“乡情”的优势,提前谋划、精准施策,全面启动“强村讲堂”工作,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在玉树落地生根。
为了进一步提升“强村讲堂”导师团成员的宣讲水平,此次农牧民理论宣讲能力提升实训班还专门邀请了中央组织部及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专家、教授进行专题培训。
“‘强村讲堂’的关键作用在于改变农牧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才仁旦周看来,农牧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未来蓬勃发展的前提。将勇琼加表示,“‘强村’讲师团能起到小杠杆的作用,撬动玉树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大效果。”两位导师团成员均已认领了新的课题,表示将继续深究,在接下来的宣讲中,尽己所能将党的理论原原本本、不折不扣地讲到老百姓的心坎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