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国家公园示范州创建成效显著
2023年11月12日09:50 | 来源:青海日报

自然保护地类型更加完整、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保护和修复全面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海北藏族自治州在全省率先启动国家公园示范州创建工作以来,按照《海北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州建设总体方案》确定的六项示范目标任务,奋力推进各项工作,国家公园示范州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通过对全州自然保护地的优化整合,初步建立了类型多样的各类自然保护地17处,将全州55%的国土面积纳入保护地范围,全州重要生态系统、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原真性和生物物种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以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为契机,全面提升青海湖北岸生态环境综合执法能力。深化司法与行政联动,全州18个生态管护站挂牌成立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站,在祁连山国家公园核心区和大通河流域设立7个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联络站,与甘肃省管理部门加强联动执法,有效保护青甘边界生态安全。
自然保护地基础建设全面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科研监测体系逐步构建,实现生物多样性调查全覆盖。稳步推进生态科研高地建设,全面推动“天空地”一体化综合监测体系。目前,全州已设立生态学校18所,受教师生突破6000人次。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和林草长制,严格落实“以草定畜”制度,全州52.87万公顷林地、184.33万公顷草原和26.304万公顷湿地得到有效管护。青海湖北岸重点沙区林草综合覆盖度达30%—40%,局部地块覆盖度达85%以上。通过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有力改善青海湖流域和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水源涵养功能明显增强,植被覆盖度由2020年的68.95%提高到现在的69.25%,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稳定性得到有效保持。
(责编:马可欣、刘沛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青海省2023年度坡耕地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已过半
- 人民网西宁11月4日电 (记者杨启红)记者从青海省水土保持中心治理部获悉,2023年,青海省在黄河流域计划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3项,坡改梯面积2.2万亩,修建田间道路36.47公里、排水沟12.66公里,项目区涉及湟中、互助、民和3县(区),总投资4400万元。截至目前,3个项目区日动用推土机等机械260余台,日投入劳力700余人,共完成坡改梯1.51万亩,完成率已达69%,完成投资2685.66万元,完成率为61%,目前各项目县(区)正按预期目标有序推进,有望12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