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北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州建设
海北加速国家公园生态资源向经济价值转换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人民网西宁10月10日电 (记者杨启红)记者从青海海北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州建设工作会议获悉,近年来,海北明确门源县、祁连县依托祁连山生态资源禀赋,发展以冰雪体验、森林康养、户外露营、休闲度假为主体的生态旅游,明确刚察县、海晏县依托青海湖生态资源禀赋,发展以红色研学、民族文化、自然体验、科普教育为主体的生态旅游,将旅游发展的过程逐步转变为生态保护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加速国家公园生态资源向经济价值转换。
祁连秋景。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在积极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生态旅游发展格局的同时,海北还加快完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生态旅游基础设施,探索开展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生态旅游特许经营,全面提高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生态旅游供给质量等,努力打造具有海北特色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十四五”以来,海北州在文旅领域已累计投入约33.7亿元,实施了阿咪东索景区、照壁山景区、金银滩景区、湟鱼家园景区等一批重点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旅游道路等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生态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同时,2023年已谋划文旅重点招商引资项目35项,总投资约34亿元;谋划全州文旅重点项目117项,总投资约52.8亿元。
在生态旅游特许经营方面,全力推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建设,金沙湾、普氏原羚特护区、泉吉湟鱼洄游观测点、伊克乌兰乡民俗文化体验区、圣泉体验区已实现开门迎客,克土望绿亭治沙示范区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截至目前,环湖北岸对外开放的观景点(台)已累计接待游客29.4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73余万元,逐步实现了青海湖国家公园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让农牧民群众共享国家公园保护与发展协同共进所带来的生态红利。
此外,祁连县、刚察县成功创建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祁连阿咪东索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祁连县八宝镇白杨沟村,门源县东川镇麻当村、珠固乡东旭村、仙米乡桥滩村,海晏县甘子河乡达玉村成功获评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金银滩草原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红色草原”等,系列生态旅游品牌建设与发展成就为海北州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增光添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