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青海要闻

修好路 办实事 解难题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助力塔湾村搭上致富“快车”

2023年09月25日17:34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小字号

想要富,先修路。

山花烂漫,万物丰收的金秋时节,驱车行驶在犹如乡间巨龙般宽阔平坦的阿铧公路上,看到路旁的各色野花在阳光下盛放,沿途村庄被平坦整洁的公路串联,连接起阡陌纵横的村间小道,灵动壮美的公路网和村景相得益彰,为乡村振兴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气和活力。

今年以来,青海省交通运输厅聚焦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这一主线,主动谋划、积极作为,充分依托各定点帮扶村自身条件和禀赋,积极将资源优势、交通优势转化为定点帮扶村发展优势,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公路升级 日均营业额翻了四五倍

“4年前我们在公路边上租了这个小卖部,原本想着不务农了,盘个小卖部维持生计,没想到生意越做越好,尤其是今年门前的这条路升级改造后,来往的车多了,来小卖部买东西的人也多了。”今年68岁的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大华镇塔湾村村民张桂英一边整理货架一边感慨,现在小卖部的日均营业额是几年前的4到5倍。

张桂英所说的公路是大华镇阿家图至铧尖公路升级改造工程,于2023年6月30日完成升级改造。总长18.2公里的公路贯穿10个行政村,有效解决了沿线1264户4793人出行难的问题,进一步带动了沿线村庄促进农畜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省交通运输厅驻塔湾村第三任第一书记的杨泉年,自6月中旬上任以来,暗下初心带领群众继续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阿铧公路升级改造项目是前任书记在任期间实施的头等大事,通过实施以“红、黄、蓝”三色标线为主的路面改色美化、亮化沿线行政村路灯、绿化公路两侧等工程,打造出了湟源县首条“美丽农村路”。

塔湾村党支部书记杨启庆介绍说,在省交通运输厅和省公路局的帮扶下,对阿铧公路实施了升级改造,使得塔湾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幅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村民出行更加便捷。

近年来,省交通运输厅扎实推进农牧区道路建设,开展农牧区交通提质行动。截止目前,全省45个县(市、区)全部通二级及以上公路,366个乡镇中279个通三级及以上公路,4146个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今年年内,青海将新改建农村公路3000公里以上,新增8个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完成10座危旧桥梁改造。

破解难题 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孟宗发、谈金秀是塔湾村的脱贫户。夫妻二人乘着乡村振兴政策的东风,自2022年开始发展生猪养殖,目前共养殖6头。为解决他们的销售难问题,省交通运输厅积极鼓励所属单位职工按每斤高于市场价2元的价格购买,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进一步提振了脱贫群众走上致富路的“精气神”。

“现在路修好了,交通便利了,出栏的猪可以随时运输到镇上去卖。”脱贫户孟宗发面带微笑地说,驻村工作队积极帮助我们协调销售渠道,今年我们卖了3头猪,有9490元的收入补贴家用。党的政策好,我们就坚决听党话、跟党走。

今年56岁的脱贫户杨世武,因腰间盘突出,加之需要照顾年迈的父亲,无法外出务工,自2017年开始在村里做护林员工作,每天进山巡护、打扫村里卫生、管护牛羊等,每年也有1.2万元收入。加上今年以高于市场价2元的价格卖猪的收入2880元,家里的日常开销是没问题的。

孟宗发夫妇、杨世武走上脱贫之路,既受益于驻村干部的鼎力帮助,也与他们的勤劳实干是分不开的。他们深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和省交通运输厅的大力帮扶下,他们的腰包会越来越鼓,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交通+产业 让村民搭上致富“快车”

为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和农牧民共同富裕,省交通运输厅积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探索“交通+产业”发展模式,在鼓励发展特色农牧业的同时,积极带动发展符合当地的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让塔湾村村民搭上致富“快车”。

塔湾村地处湟源县以西,距湟源县城15.5公里,属浅脑山地区,平均海拔2700米左右。阿铧公路的修建不仅解决了周边村民的出行难问题,同时也为塔湾村产业发展奠定了坚持的基础。

省交通运输厅利用塔湾村现有资源,依托省公路局等单位,指导成立交通工程公司(西宁新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主要通过提供智力支持和中大型设备支持等优势,以承接交通工程项目的方式帮助其实现稳定增收。此外,通过驻村工作队积极对接村集体与乐都“七里泉饮用纯净水”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计划由双方合作生产“玉湾山泉”,通过行业渠道进行销售,全面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青海省交通运输厅 马菊香)

(责编:刘沛然、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