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本网专稿

高原秋收忙 在希望的田野上话振兴

2023年09月23日10:57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小字号

红彤彤的苹果、金灿灿的玉米、绿油油的蔬菜瓜果、成熟的大南瓜、火红的线辣椒……9月22日,在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青海(河湟)第八届农产品展交会活动现场,琳琅满目的农特产品展示着高原各族儿女用勤劳的双手播种幸福生活的美好图景。

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青海(河湟)第八届农产品展交会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莉萍摄

高原大地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走进青海省田间地头,麦田阡陌纵横,金色麦浪翻滚,枸杞鲜果飘红,远远望去满目黄金、红红火火,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丰收图景。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诺木洪枸杞地里,一颗颗成熟的小红果缀满枝头,采摘工满怀期望,走向田野,大片晾晒的枸杞映红了柴达木盆地。在枸杞加工厂里,工人们忙着清洗、晾晒和烘干新鲜枸杞,红彤彤的枸杞映红了他们的笑脸。

枸杞缀满枝头。巴图那生摄

烈日下,三台专用割草机正在枸杞地里割草作业,一串串鲜红欲滴的小红果压弯了枝头,蓝天、白云、枸杞林相映生辉,一幅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

枸杞地里忙采摘。巴图那生摄

风吹麦浪穗飘香,遍地金黄收割忙。同样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还有张生海。在西宁市湟中区拦隆口镇满盛种养殖合作社的麦田里,沉甸甸的麦穗将麦秆压弯了腰,两台联合收割机在金色的麦田里来回穿梭。合作社今年种植小麦1300亩,目前已经全部成熟。

湟中区成熟小麦开始收割。俞惠珍摄

“今年我们种了1300亩小麦,亩产大概300公斤,今年庄稼长势比去年好,产量也比去年好,又是一个丰收年!”合作社负责人张生海喜上眉梢。

冷龙岭秋色。人民网记者 甘海琼摄

另一边,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的山川河流也逐渐被秋色浸染。在蓝天白云衬托下,一望无际的金黄更显色彩斑斓。

丰收。人民网记者 甘海琼摄

冷龙岭下翻滚着金黄的麦浪,五十多万亩青稞和小油菜进入收割期,金灿灿的田野上收割机穿梭而过。

海西州乌兰县麦浪飘香,收割机在田野里穿梭往来;都兰县二十余万亩枸杞迎来丰收季,红玉般晶莹剔透的果实压弯了根根枝条;在海北州刚察县的田间地头,大小机械正在陆续上阵……

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段维梧摄

秋收工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8月以来,青海已有累计3564台(套)收获机具投入各地秋收工作,完成粮食作物收获面积4.19万公顷、油料作物收获面积1.71万公顷。

金灿灿的田野上收割机穿梭而过。段维梧摄

过去五年,青海坚持政策引领,部省合力,顶层设计,高位推动,从创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到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加快转变。

“想不到一个小小的枸杞能‘变’出这么多花色的产品。”前不久,青海参展商带着自己的特色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外出展销,纯绿色的枸杞叶茶、100%枸杞汁、冻干枸杞、枸杞白酒等各类枸杞的“跨界”产品引得外地商客“眼花缭乱”。

而在今年的9月8日,“大美青海·生态品牌”主题馆在2023无锡现代农业博览会登场,青海生态产品品牌之花在无锡绚丽绽放,一系列“青字号”农畜产品加速出青,获得市场青睐。

青海省农畜产品亮相第二十届中国畜牧业博览会。马海麟摄

近年来,青海省持续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加快建设“净土青海·高原臻品”公用品牌和牦牛、青稞等一批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输出优质牛羊肉、油料、青稞、露地蔬菜、枸杞等大宗绿色有机产品。

高原牧场。人民网记者 刘沛然摄

目前,青海农牧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青海特色农畜产品从不被人知,到成功培育了一大批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的优质特色农产品。

未来,青海将持续努力、打造好生态环保、特色鲜明、国内外知名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让更多的“青字号”农产品走向全国、享誉世界,推进青海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金灿灿的田野。马健平摄

春种秋收,一年的辛勤耕耘,换来五谷丰登的喜悦、五彩斑斓的幸福。在这个季节,美的不仅仅是高原大地的绚丽多彩,还有收获带给人们的喜悦和希望。(人民网记者 张莉萍 实习生 马琰整理)

(责编:杨启红、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