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夜经济”成为城市“新夜态”

暑期来临,夜食、夜购、夜游、夜娱成为不少人消暑休闲的选择。夏日夜间经济新业态、新场景日益丰富,不仅为游客和居民带来新体验,也激发了更多消费需求,释放出更大市场活力。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丰富多元的“夜经济”,通过夜间商业和市场,更好满足了民众个性化、多元化、便利化的消费需求,丰富了购物体验和休闲业态。商务部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60%的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流光溢彩的夜间经济,点亮了更多消费希望,激发出更多消费动力。目前夜间经济正逐步从传统的以餐饮、购物为主的夜市,向融合了文化、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多种业态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转变,夜间经济已成为消费市场上一道亮丽风景线。
夜间经济是经济,也是生活。它从侧面折射出一座城市、一个地方的魅力与活力。推动夜经济与饮食文化、民俗文化、节庆会展文化等深度融合,形成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夜经济模式,让夜间城市灯火通明、人气聚集,让游客通过丰富多元的“新夜态”感知当地文化,满足市民和游客的多层次需求,提升消费体验,有助于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激发消费潜能、惠及民生,从而使城市焕发新活力。
打造夜间经济,也是打造城市品牌、促进产业融合、推动消费升级的新引擎。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和集聚区,从精细化管理层面下功夫,完善夜间交通、安全、环境等配套措施,在对接消费需求上出实招,不断优化夜间旅游产品和服务,提高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规范管理提升用户体验和黏性,常变常新,不断刷新用户体验,不断释放新“夜”态新活力,推动夜间经济持续实现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期待更多的城市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美味与美景相融,历史与人文交织,以浓浓的烟火气,让夜色更撩人,让生活更有滋味,让城市的色彩更亮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8月中旬在西宁举办
- 人民网西宁8月1日电 (记者张莉萍)7月31日,记者从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当日召开的国家林草局2023年度第三季度例行发布会公布,主题为“国家公园——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的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将于8月19日在青海西宁举办。 届时,论坛现场将发布首批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国家公园感知平台”成果、《国家公园监测管理办法》《国家公园监测指南》《国家公园》首刊,全面展示第一批国家公园由试点转向建设新阶段取得成效,也向全世界昭示中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识,为全球生态保护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 青海公布五起侵害消费者权益典型案例
- 人民网西宁8月1日电 (记者张莉萍)8月1日,记者从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去年以来,青海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严厉打击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切实守护消费安全,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查处了一批涉及服装、食品、房产、汽车、医疗美容、物业收费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违法违规案件。 为强化典型案例警示作用,进一步引导经营者诚信经营,倡导消费者合理维权,共同建设安全有序的消费环境,近日,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筛选出去年以来查实办结的五起侵害消费者权益典型案例予以通报。…
- “青信融”平台已促成融资123亿元
- 人民网西宁7月27日电 (杨启红、张弘毅)本网从2023年上半年青海省金融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获悉,截至目前,“青信融”平台注册小微企业5.2万户,入驻金融机构50家,接入金融机构网点593个,发布金融产品462项,促成融资1万多笔、金额123亿元,对于改善小微企业信用融资服务、降低融资成本、服务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更好发挥该平台的综合融资服务功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提升融资服务短板弱项;加强数据信息共享应用,推进融资服务“一网通办”;发挥线上融资服务优势,助力“助企暖企春风行动”;深化金融服务“甘霖工程”,全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