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探索建立“青信融”平台 助力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

2021年03月30日20:36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按照青海省委省政府统筹部署,青海省发展改革委与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建立了青海省小微企业信用融资服务中心平台(简称“青信融”平台),探索建立金融机构“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促进青海省小微企业融资“增量、降价、提质、扩面”,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补齐青海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短板。“青信融”平台有效汇集中央政策、政府服务和金融支持,通过“几家抬”模式充分激发财政、货币、产业政策协同配合作用,构建以信用为中心的金融服务生态圈,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尤其是首贷、信用贷问题提供“青海方案”。

打造“五位一体、闭环运行”功能,畅通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循环。

“青信融”平台依托普惠金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从信息归集、融资增信、政策支持、融资对接和融资评价等五方面,打通融资断点,疏通融资堵点,破解融资难点,缓解融资痛点,查补融资盲点,形成以信用数据促进融资业务,以融资业务引导政策配套,以政策配套推进平台服务的完整闭环。从供需两端加强和改善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助力相关部门精准落实惠企政策,畅通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循环,切实提升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信息归集方面,平台整合政府部门涉企各类信用信息,织密信用信息大网,汇聚数据蓝海;在融资增信方面,聚合融资担保、信用保证保险和财政风险补偿等各类资源,强化服务赋能;在政策支持方面,整合各类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信息,促进各项纾困政策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小微市场主体;在融资对接方面,精准服务资金供需双方线上高效对接,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增量、降价、提质、扩面”;在融资评价方面,建立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融资互评机制,畅通小微企业融资诉求表达渠道。

推行“分步实施、持续完善”策略,加快推进平台系统建设。

“青信融”平台建设分三期推进,一期实现最基本数据归集与融资对接功能,确保平台闭环稳定运转;二期丰富完善平台,充分发挥“五位一体”功能;三期拓展平台应用场景,对接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房地产抵押登记等相关子系统,形成“1+N”小微融资服务体系。“双牵头”工作机制下,青海省发展改革委积极协调对接相关部门,加强公共信用信息归集推送,梳理落实小微企业支持政策,完善标准化数据共享接口池;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对接梳理金融机构公共信用信息需求,设计小微企业信用评分模型,制定项目建设需求说明书,加强金融机构业务培训指导,做好线下信用贷款项目储备,积极推进平台系统建设。2020年12月30日,“青信融”平台首贷上线试运行仪式正式启动,4家小微企业与商业银行现场登录“青信融”平台,在线办理融资业务,5分钟内办结1030万元信用贷款,标志着“青信融”平台一期建设初步完成。

发挥“科技赋能、创新引领”作用,增强青海经济金融发展活力。

“青信融”平台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纾企解困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走在全国前列,对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平台为贯彻落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等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提供了载体,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平台通过抢单、派单等融资对接模式增强信贷市场竞争压力,推动金融服务供需关系由“以金融机构供给为主导”向“以企业需求为主导”转变,充分激发金融机构积极性、激活小微企业发展动能;平台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将金融服务融入实体经济“关键动脉”,渗透到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毛细血管”,架设经济金融良性循环“高速公路”,提升降低经济金融运行“摩擦成本”;平台通过深化社会信用信息与金融信用信息融合应用,形成“守信受益、信用有价”价值导向,引导各类社会主体珍惜信用,增强信用建设惠民利企能力,助推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稳扎稳打、稳中提质”理念,“青信融”平台运行效果明显。

平台上线试运行以来,相关职能部门持续优化业务对接逻辑和技术方案,商业银行积极创新信用贷款产品、抢单企业融资需求,保险担保增信机构主动参与建设、共商业务模式,小微主体踊跃注册、融资热情高涨。截至2021年1月,平台上线金融产品178类,入驻商业银行18家,归集公共信用信息数据76项,整合18家省直部门支持政策200多项,入驻小微企业100多家,撮合融资业务40多笔、金额1.2亿元,较上线首日增长10余倍。线下储备约20多亿元贷款项目,有意向积极入驻平台的小微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超过1000多户。(来源:青海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责编:杨启红、甘海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