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下铺就的脱贫路径

苏 烽

2020年12月31日10:49  来源:青海日报
 

  远处,柏树山苍翠的松柏绵延伸展,山尖白雪皑皑;近处,靓丽的民居整齐划一,洋溢着动人的烟火气息,这是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西南16公里处的柯鲁柯镇金原村看到的一幕。

  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人均收入两千元左右的“贫困村”。

  走进村里的老党员马贵泰家中,从他家一幅老旧的画册里我们看到了金原村的旧貌,“土坯房+土巷道”是那时候的真实写照。“这几年,有了党和国家政策的帮助,我们村变化太大了。”年逾60岁的马贵泰不由地感叹道。

  通过和老马的对话,我们了解到金原村大部分村民是2004年从海东搬迁来的,本想着从海东到海西,挪了“穷窝”,能过上好日子,但是由于村子发展基础薄,耕地面积少,平均粮食亩产量只有50公斤左右,绝大部分村民依旧是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再加上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等因素,金原村也成了“空壳村”。

  如何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使村民增产增收致富,是摆在金原村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道难题,但是这难题必须解决。面对金原村集体经济的现状,村干部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一次学习回来后,村党支部组织委员、村委会主任王玉云看到有些村民家院子里种着花,还有城里的人开车过来买金原村盆景花卉,这给了王玉云很大的启示:可以在“花”上大做文章。

  思路决定出路,王玉云立马把想法告诉了驻本村第一书记尹春财和支部书记,得到了他们的支持,村干部开始分工合作,谋划花卉发展相关工作。一方面,与上级有关部门做好项目对接,组织人员主动到省内花卉种植基地考察学习,形成金原村发展花卉产业可行性报告,争取让项目早日落地。另一方面,村干部们挨家挨户走访调查,听取收集村民意见和意愿。

  2018年,金原村整合21.75万元发展资金,拉开了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序幕。

  万事开头难,金原村党支部的党员们带头种花卉,先行先试打消村民顾虑,一方面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下功夫储备7名后备干部,让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人逐步参与村级事务,增强村党支部的活力。另一方面,积极宣传花卉产业种植的帮扶政策,帮助群众算好经济账,让群众充分认识种植花卉的广阔前景和发展集体经济对本村今后发展的好处,形成种植花卉发展集体经济的共识和合力。

  经过3个多月的筹备,2018年4月,金原村成立了德令哈景润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种植花卉发展村集体经济。

  一个支部就是一面旗帜。在这条带领群众通往幸福的路上,村党支部注重发挥党员的“旗帜”作用,以身作则示范引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花卉基地建设。在党员示范带动下,村民参与花卉种植的热情不断高涨,短短半年时间,全村有25户参与到花卉种植中,促进了花卉种植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2019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53万元,村集体资产达到320.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万元,成功实现了“空壳村”到“富裕村”的华丽转身。

  “党支部带着我们心里比较踏实。现在,我每年有3200元分红不说,连养老、医疗保险都是村里给缴纳的,生活完全没有可担忧的。”脱贫户晁四德脸上洋溢着喜悦。

  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凭着艰苦奋斗和坚忍不拔的精神,金原村的发展不止于此,在党支部的带领下,金原村村民们的生活还在“升级”。从“4+3+3”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模式的确定,到研判市场发展“花卉+”的大棚经济,建立由村集体经济代缴医疗保险100元参保专项补助制度,开设了“阳光课堂补习班”……

  如今的金原村,党支部已然成为带领村民们走向小康的“领航标”。这个昔日一穷二白的“贫困村”如今是家家住新房,户户通水电、天然气,人人有分红……更是金原村党支部和每位村民们久久为功,凝心聚力的脱贫实践,才铺就了如今扎实而有力的脱贫路径。

(责编:刘沛然、陈明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