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唱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合唱”

丁玉梅

2020年11月09日10:07  来源:青海日报
 

群众种植蕨麻,发了家。海北州扶贫局提供祁连县塑料大棚助力贫困户致富增收。通讯员 聂文虎 摄

海晏县金滩乡东达村平菇种植让群众走上致富路。本报记者 尹耀增 摄

刚察县温室大棚种出了熊掌菇,马占全乐了。 本报记者 尹耀增 摄

海晏县百吉纳服饰的员工正在进行服饰加工。 本报记者 尹耀增 摄

  本报记者 丁玉梅

  金秋九月,海北草原,草长莺飞,水草鲜美;田间地头,农民们收割繁忙,处处呈现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好画卷。

  经过三年集中攻坚,2018年底,海北藏族自治州四个县在全国“三区三州”提前三年实现全域整体脱贫摘帽。2019年,海北州建档立卡脱贫群众年人均收入达到13108元。

  当下,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决胜期,海北州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不摘”要求,全力做好稳脱贫工作,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决胜贫困,奋力答卷。海北各族儿女怀揣梦想,步伐铿锵,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脱贫致富迈步走上小康路。

  自主脱贫,拔掉“穷根子”

  清早起床,海晏县金滩乡新泉村脱贫户马生全,干劲满满。来到家政公司后,准备好家政清洁用的设备,和同事一起出发去了雇主家里。从贫困户到自主创业带动十几户家庭发展,马生全直言沾了党的扶贫政策的光。

  2016年,对马生全来说是个重要的年份。那之前,母亲身体不好,孩子没人照顾,家里没有稳定收入,日子过得苦哈哈。“我被评为贫困户后,心想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马生全按捺住心头的焦虑,仔细规划了一番,他不能离家太远,只有靠做家政的手艺,才有希望脱贫。

  金滩乡政府的干部,听了马生全的意愿后,立即动员大家想办法给他解决资金问题。拿着到户资金、“530”扶贫小额贷款、能人议事大会等的帮扶资金,马生全成立了海晏宏发家政服务中心。

  转眼四年过去了,在马生全的努力下他的事业一步步做大,他还不忘带动其他贫困户发展,公司员工一部分都是村里的贫困户。

  “这期间,海晏县就业服务局也帮了我的大忙。”马生全虽说有干家政的经验,但在有些业务上还是有所欠缺,海晏县就业服务局找到了他。马生全和他的员工,可以到就业服务局举办的家政服务培训班上课,接受专业老师的培训。现在马生全和他的员工业务精湛、服务优良,在海晏县广受好评。

  “母畜周转”,转出新生活

  脱贫后,71岁的藏族阿奶卓热走起路来都轻快了几分,今年就盼着给自己儿子娶个好媳妇。

  卓热阿奶是刚察县泉吉乡切吉村脱贫示范户,卓热阿奶家铺着红地毯,窗明几净。说起自己脱贫的过程,卓热有很多话,还得要从自家的房子说起。“以前我们住的是土房子,一下雨屋里就漏水。”卓热母子俩,有66.67公顷的草场,牛羊只有几头(只),2014年被纳入了低保。

  精准扶贫工作开始后,乡上为卓热家新建了60平方米的游牧民定居房和120平方米的畜用暖棚,让卓热母子有了脱贫致富的信心。通过“母畜周转”的方式自家的羊群发展到了100多只。

  “不久前我们还买了辆小轿车。”卓热阿奶喜滋滋道,她的儿子多旦德加布,一边放牧一边在县上打零工,家里的收入稳步提高。

  建立适合本地社会生产条件,实现资源整合和高效利用的有机畜牧业发展模式,以转变传统畜牧业发展方式为目标推广“母畜周转”的成功经验,成为刚察县帮助贫困户脱贫的重要方式。

  “母畜周转”模式的推行,不仅有效推进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进程,而且对实现畜牧业生产与草地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形成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起到了积极作用。

  旅游扶贫,风景变“钱景”

  作为《在那遥远的地方》的诞生地,海北藏族自治州从不乏惹人陶醉的美景。

  2019年,祁连县成为文化和旅游部验收认定并通过公示的青海省首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依靠阿咪东索、卓尔山、牛心山等得天独厚的资源,让祁连县的不少群众捧上旅游的“金饭碗”,旅游扶贫成为祁连脱贫攻坚的一大重要举措。

  在卓尔山脚下的八宝镇麻拉河村,一眼望去就有不少家庭宾馆和农家乐。马成祥家的小院就是其中一家。这几天他新扩建的休闲农庄投入使用,前来订房的游客有不少。

  9月3日,马成祥正忙着招待客人,手机响个不停,都是找他订房的。“不好意思,今天的房间全部预订出去了。”挂断电话,马成祥乐呵呵道,这几天游客逐渐增多,他家的18间房基本每天都有客人。

  五年前,马成祥可不敢想自己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2016年,马成祥的妻子患了胰腺炎,一直拖着没去医院,导致病情严重。马成祥边打工边给妻子看病,最后医疗费花了20多万元。

  马成祥带妻子去北京看病时,看到景点上的向导,马成祥有了想法。回家后,他去旅游管理部门办了一张“草帽哥”的向导服务证件,在本地当起了向导,一年下来,收入有不少。

  受到了游客的启发,2017年马成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建了草帽哥山水农庄,运营后靠农庄挣了14万元。随着游客的增多,去年开始,马成祥又重新扩建了农庄。

  扩建后的农庄,这两天正式运营,宾馆房间多了,游客来得多了,挣的钱自然也多了。马成祥给记者算了笔账,18间房订满后,除去成本,餐饮和住宿一晚上他能挣4000多元。

  马成祥是海北众多靠旅游脱贫群众中的一员,海北州结合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2016年以来,累计投资1.35亿元打造了15个省级旅游扶贫村,州内7个景区参与脱贫攻坚,3175名贫困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量体裁衣”,“输血”变“造血”

  吃完早饭,49岁的李生祥,拿着扫帚出了门。走几步就是村道,将地上垃圾全部清理完毕后,李生祥又去了下一个村道,除了保洁员的工作,他还是村里的环境卫生监督员。

  卫生监督员的工作,是他今年3月获得的一份新工作。门源回族自治县泉口镇大湾村的李生祥家因病致贫,正是因为保洁员和卫生监督员的工作,让他们家有了稳定的收入。

  李生祥的妻子,因病没有劳动能力,全家收入仅靠李生祥一人维持,生活过得十分艰难。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李生祥用产业发展到户资金购置了几头牛,他被纳入到村里的保洁员。

  门源县泉口镇按照“就业一人带动一户”的思路,积极开拓公益性岗位,采取“村聘+村管+民用”模式,为转移就业困难的建档立卡脱贫户和低收入家庭提供就地就近就业机会,使他们稳定增收,变身成了“工薪族”。

  泉口镇各村利用村级光伏电站部分收益及村集体经济其他收益资金,优先考虑无法离乡、无业可扶且有能力胜任岗位工作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低收入家庭,增设了乡村保洁员、环保监督员、档案管理员等村级公益性岗位130个(聘用建档立卡脱贫户70人),每人年均可增收10000元左右,切实解决了部分群众转移就业难问题。

  针对部分贫困群众文化程度低、转移就业困难等实际情况,将保洁员等村级公益性岗位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变“输血”为“造血”,让贫困群众成了“工薪族”,这一举措既解决了贫困群众的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问题,又让乡村卫生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责编:甘海琼、陈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