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移风易俗为小康生活“增亮添彩”

2020年09月03日11:37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人民网海东9月3日电(刘沛然)秋日的清晨,走进海东市循化县白庄镇乙日亥村,一大片壮丽秀美的花海与村民们淳朴温暖的笑意映入眼帘。

乙日亥,撒拉语意为“遥远的地方”,近年来,地处黄河之滨的乙日亥花海成为了青海乡村旅游热门地,借助乡村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乙日亥村村民们的钱包也越来越厚实。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地一场“红白事”的花销就要达到十万到三十万元,最高的甚至达到了五十万元,这些“过头了”的习俗让村民们刚刚鼓起来的钱包再度面临“瘪”下去的危险。

乙日亥村花海 白庄镇政府供图

近年来,青海省海东市的部分区域,特别是农村地区存在“娶不起” “死不起” “还不起”等问题,不仅影响到社会风气,也给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我清楚地记得,2018年召开两会的时候,循化县里面成立了领导小组,专门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我们都觉得如果再不搞,我们就没有希望了。”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庆功介绍到。

2018年以来,海东市循化县各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通过制定章程、设立移风易俗义务监督员,全方位跟踪落实移风易俗工作,积极宣传移风易俗新规,带动了海东全市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据介绍,自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以来,海东市累计在“红白事”上节约开支5.56亿元,彩礼费用由之前的20万元左右下降至目前的3万到10万元左右。

韩忠明是乙日亥村的一位普通村民,2019年6月,他为自己的两个儿子娶了媳妇。“我们辛苦了一辈子,才存下20多万元,但是按照以前的‘行情’ , 一个儿子结婚就得花费将近30万元。”韩忠明说,正是在“婚娶所有费用不超过12万元”的严格政策下,最终韩忠明两个儿子的婚礼每人只花了10万元,并且用剩余的钱给两个儿子在外地开了两个拉面馆。

“我们推进‘移风易俗’不仅减轻了群众的‘精神负担’,还为我们带来了‘意外收获’,我们没有想到的是‘移风易俗’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我们县教育的发展。”韩庆功自豪地说,“按照《海东市移风易俗促进条例》规定,在男女举办婚礼之前,男女双方必须要先领取结婚证,达不到法定年龄的不能结婚,这样一来,孩子们都去学校接受教育了,入学率一下子就上来了!”

白庄镇移风易俗相关文件 刘沛然摄

如今,海东市各地通过发挥五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导向作用,用身边人、身边事引导教育广大群众,让先进典型由盆景变风景,由风景转风尚。对于其他人情往来,海东市提倡自觉抵制相互攀比、大操大办和借机敛财等不良风气,鼓励送鲜花、发短信等祝贺方式。移风易俗改变的不仅是生活品质,还有积极向上奔小康的精神风貌。

(责编:刘沛然、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