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新青海建设

——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魏 珍

2020年08月17日09:44  来源:青海日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充分反映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伟大实践的最新教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最新教材,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新教材。其中,既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又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与时俱进地丰富、拓展和深化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做好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和根本遵循。近日,青海日报社和青海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发起“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新青海建设”主题征文活动,我省广大专家学者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了热烈研讨。现将部分征文集中刊登,以飨读者。

  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

  李双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青海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坚决贯彻落实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的“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重大要求和“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的省情定位,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就要在发展中坚决、牢牢守住生态红线,绷紧绿色发展这根弦,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

  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就要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的“重大要求”和“省情定位”,是青海谱写美丽中国“青海篇章”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是重大的政治责任和义不容辞的使命所在。因此,在建设大美青海的实践中,要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理解把握“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复”的传统观念,始终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行动准绳,始终把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作为最佳路径,始终把增加人民福祉作为最终目标。依据青海资源禀赋特点,以改革为动力,以生态保护为主线,不断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模式,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把生态价值体现出来,把生态功能彰显出来,努力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青、人更美”的目标,彰显青海生态大省担当。

  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就要贯彻落实好青海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青海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青海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了“一优两高”重大战略部署,是青海省委在青海大地上坚持和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具体行动指南。因此,不论在思想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必须深入思考三个问题,即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不保护好生态,青海在全国还有什么地位?青海最大的责任在生态,不履行好责任,我们怎么向党和人民交待?青海最大的潜力在生态,不发掘好潜力,青海的未来有何出路?把问题想清楚、弄明白、解决好、见实效,就是讲政治,就是在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精神。当前必须统筹协调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在统筹“五个示范省”建设上下功夫,强化“四种经济形态”引领,着力提档升级绿色发展方式,推动生态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实现生态价值的保值增值,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就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青海地处三江源头,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战略资源基地,生态地位极其重要,我们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搞好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美丽城乡建设,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使青海成为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在具体工作中,一定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转化为实际行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铭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把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是贯彻落实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要求,是时代赋予青海各族人民的历史使命,是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拓展好,全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高地,以实际行动走好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的长征路,探索出一条具有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出青海贡献。

  (作者系青海大学财经学院院长、教授)

  为人民群众打造高品质生活

  魏 珍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无一不体现着充分尊重和发扬人民群众主体性的主要特征,坚持发展成果一定要惠及全民,在生态建设上,应以最广大人民的福祉为重,为人民群众打造高品质生活。

  保护生态环境事关民生福祉。良好的生态环境涉及到每一个人的利益,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保障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之计。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族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但是在多年的快速发展进程中,由粗放的发展方式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越发突出,生态环境的状况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最广大人民的生存状态。如果继续坐视生态环境恶化不仅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更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其中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就包括良好生态环境的供给和需求矛盾,生态文明建设的脚步没有跟上人民群众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人民群众对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水质、新鲜的空气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和急迫。生态环境供给与需求不匹配这一矛盾日益凸显,必然影响为人民群众建设高品质生活的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思想认识上我们对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也是改善民生的理念越发自觉,在实践上我们具备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培育良好生态就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履行生态环保政治责任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青海地处三江之源,生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生态价值无可替代,另一方面,青海生态系统弥足珍贵又非常脆弱,一旦破坏,便难以弥补和修复。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了“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明确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将为全国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民生福祉这一重要政治责任融入生态建设领域中,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符合青海实际的生态保护路径,不仅用行动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所期所盼,更是扎扎实实履行了青海特殊的责任担当,为全国人民交出了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青海答卷。近年来,青海推进“山水林田湖草”自然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有序实施三江源、祁连山地区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加快柴达木、青海湖、河湟地区综合治理工作,推动三江源一、二期建设工程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全面落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加大农牧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根除了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在人群中分享了生态这个最普惠的福利。如今,青海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对全国的生态系统发挥了强正外部性效应,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与日俱增。

  践行“两山”理念为创造高品质生活贡献青海力量。“中国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念充分诠释了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与生态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惠及当代,造福子孙,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这项任务是持续性、艰巨性的伟大工程,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持续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时代,青海省立足省情,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共生,在实现保护生态和改善民生的共赢上下功夫,一方面继续做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这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充分发挥好三江源国家公园在管理、保护、宣传、公益、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为国家公园建设做出青海贡献。另一方面,充分认识绿水青山本身就是自然财富、经济财富和社会财富,只要有绿水青山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充分挖掘生态潜力,将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谋求可持续发展,追求经济、生态、社会价值最优。持续为人民群众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良好生态环境,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更优质的公共产品。

  (作者系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才吉卓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下简称“两山”理念),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内容,擘画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践行“两山”理念的关键是将自然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社会财富,打通“两山”的转化通道。青海省始终保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发展定力,深刻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深入实施“一优两高”,高位推动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奋力走出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模式。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多期叠加的过程性与阶段性问题和困难,亟需通过优化条件、培育市场、完善制度、提升认知等措施,深入推进“两山”实践、持续拓展转化路径,以提高转化质量和综合效益。

  优化“绿水青山”的转化条件。创造良好的“绿水青山”转化环境是推动“两山”转化的基础。一要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以保障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提升为目标,加快实施“五大生态板块”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开展国土综合整治修复、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推动高寒生态系统得到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提升“绿水青山”生产能力。二要确定青海“绿水青山”权益。加快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积累经验后,开展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创新自然资源全民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的实现形式,除重要生态功能区外,可推动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适度扩大使用权的出让、转让、出租、担保、入股等权能。三要开展全域“绿水青山”价值核算。“两山”转化产品价值评估是“两山”落地以及经营性和公益性资产平衡转换的过程,在目前已有评价成果的基础,采用标准统一的方法补充、细化和完善青海省生态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工作。

  加快培育建立生态产业市场。培育生态产业市场是实现“两山”转化的重要途径。一要丰富“两山”转化产品的种类和功能,实现“绿水青山”的多元化发展。确认和细化“绿水青山”在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方面设置指标的财产权属性,丰富生态产品种类和作用,推动多样化品质化品牌化生态产业发展。二要规范平等交易主体。“两山”交易主体多元化,各交易主体实际掌握的权能不一致,易造成其权益不匹配、不平等,因此规范平等各交易主体应是“绿水青山”价值实现的重要目标。三要限定生态产品市场交易的空间和规模。依据区域生态承载力、产业发展条件和市场需求潜力,尽可能实现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供需平衡规律接轨。四要搭建“两山”交易统一平台。建立统一的生态资源交易平台,按照统一交易规则,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交易,并统一发布全国生态资源交易的政策法规和市场信息,强化生态资源市场交易动态监管。

  完善“两山”转化的制度保障。建立系统化制度体系是促进“两山”转化的保障条件。一要建立健全地方性法律法规体系。对青海“两山”转化产品的内涵类型、价值核算机制、实现途径等内容进行规定。明确“两山”转化产品实现管理部门及其职责,制定“两山”转化产品实现的青海区域实施细则。结合实践需求,完善修改配套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如地方性生态补偿条例等。二要建立“两山”转化市场保障机制。包括、生态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生态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生态产品认证机制、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生态市场交易机制等。三要健全生态产品保护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在领导干部环境考核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严格执行并完善《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列》《青海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青海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指导意见》等,强调“绿水青山”保护,强化管理者对生态产品保护的过程介入。

  全面提升“两山”转化的认知水平。转变思想、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打通“两山”转化通道的智力支撑。一要加强全社会“两山”理论价值宣传教育。在“两山”转化过程中,全社会应充分认识到生态资源所蕴含的经济价值,真正认识到青海加快推进“两山”转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全体社会成员应自觉履行生态保护义务,主动参与“两山”转化。二要开展“两山”转化示范基地建设。严格评选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两山”示范基地,通过机制研究和实践探索,归纳总结做法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三要巩固领导干部“两山”认知水平和强化政治责任。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担当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政绩的信念和定力。杜绝一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开发利用,自觉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和推动者。

  (作者系青海省委党校副教授)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徐格明 王腾茜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推进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这就意味着任何时候我们必须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轨道,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对生态环境予以最严格的保护,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予以最严厉制裁,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住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强调青海省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这是青海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自然资源资产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作为,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的具体实践和最鲜明的政治担当。

  要坚决树立起生态法治的理念。青海省生态文明的建设是项系统工程,其中法治以其特质给予生态文明建设以制度保障,在生态文明建设多元化的调控手段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法通过稳定性、规范性、程序性、可诉性、公开性与强制性,使人与社会、自然的行为更加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最严密的法治,是针对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实行更严厉、更果断的法律惩治。只有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法治建设协调统一起来,才能为生态大省保驾护航。只有制定更为严格的制度,推进最严密的法治,才能在现阶段突破一切阻力,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我们必须要以这个理念为指导,依托于生态立法、生态执法和生态司法,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让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实行最严格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要完善干部考核改革,先行试点、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把领导干部任期生态环境目标责任制的执行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实行重大环境责任事件“一票否决”不动摇。对此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再次强调,要清醒面对生态环保的严峻性。严峻的生态保护形势,说到底是人为造成的,必须拿人来说事,这是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鲜明态度。

  实行最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持久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就要划定并坚守生态红线,不越雷池一步。而要做到这些,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对此,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指出,对生态环境保护这件大事,要始终保持“名为治平无事”而“实有不测之忧”的意识,清醒起来、警觉起来、行动起来,绝不能麻木不仁、绝不能大意、绝不能侥幸、绝不能手软。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对于污染破坏环境的任何企业或个人,处以巨额环境损害赔偿罚款,让违法者付出沉痛的代价,使其不能为之、不敢为之,胆敢为之必遭重罚。要着力解决环保责任不落实、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等问题,制定严格的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施办法,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把间接财产损害和环境健康损害等因素考虑进去,具有可操作性和威慑力。

  建立最严密的环境执法体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制度再好,法规再严,如果没有严格的执法体制,高素质的执法队伍,亦如同摆设。为此,要健全环境执法体制,配齐执法人员,配足经费。对于地方政府干预执法部门的行为、对于执法部门执法违法的行为,对于那些玩忽职守、不作为的行为,都要严格追究办事人的责任及责任单位的领导责任,视其情节,给予处分、撤职,甚至刑事处罚。

  建立最严密的社会监督体系,畅通公众举报不法执法行为举报通道。结合权力清单制度构建执法监督机制,构建行政公开网站、公众号,设立监督热线、监督信箱,依法行政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并赋予社会主体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法有权通过合法渠道、途径向有关机关部门检举举报的权利。

  建设生态文明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保大会上指出:“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作者系青海省委党校副教授、讲师)

  生态兴则文明兴 生态衰则文明衰

  杨 军

  生态环境变迁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兴衰更替。尊重和保护生态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客观规律,促使人类文明不断进步、人类辉煌经久延续的必经之路,其目的是促进人类美好生活、美好世界的永续发展。

  生态是人类文明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生态与文明的关系时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你善待环境,环境是友好的;你污染环境,环境总有一天会翻脸,会毫不留情地报复你。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些重大论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维的优秀继承和高度弘扬。纵观历史,放眼世界,许多重大文明的兴盛都无不起源于土地肥沃、水热丰沛、生态良好的地区。这说明,只有“生态兴”,才能孕育出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反之,生态之水可载文明之舟,亦可覆舟。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描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了不毛之地。”人类为追求经济发展,过度向自然索取,使生态环境遭受无法逆转的破坏,最终也将使人类推失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导致人类文明的衰落,甚至灭亡。

  加强生态保护是青海立省之本。青海省地处三江之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在我国及全球生态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极其重要的生态地位赋予了青海极其重大的生态保护责任。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2018年中共青海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体会议作出了“一优两高”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各族人民高品质生活。因此,只有保护好生态,才能体现青海的价值;只有保护好生态,才能履行好青海的责任,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只有保护好生态,坚持绿色发展,才能找准青海未来发展的出路,也才能在新起点上践行好“两山”理念,推动“生态立省”战略全面深入实施。

  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路径。生态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面临新时代赋予青海生态保护的重大责任,青海全省上下要坚守生态保护重任,积极展现青海作为;坚定生态优势自信,立足生态资源,以更大的决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践行“两山”理念,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一要坚守生态保护重任。全省上下要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全面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意义、生态意义、民生意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认识,坚决扛起生态保护政治责任。深化生态保护和责任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生态保护监管模式,构建起上下畅通、横向联合、时时监控的生态监管新模式,坚决同以“发展”和“保护”之名行破坏之实的行为作斗争,严管严控严治生态资源,全力推动生态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二要坚定生态优势自信。加强生态宣传和生态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深刻领会“两山”理念,充分认识到青海生态资源在未来青海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优势,纠正“青海只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就不用考虑经济发展”的片面认识,克服“青海就因为保护生态环境而牺牲了经济发展”的消极情绪,使青海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坚定青海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径自信,切实将青海的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资源优势。三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引领下,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根本遵循,以“五个示范省”建设为契机,加快发展“四种经济形态”,以生态经济为统领,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先进科技支撑、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结合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和5G技术广泛利用,着力引进一批数字产业,加快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做优做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飞地经济,从青海全省“一盘棋”的高度出发,积极探索区域协调发展和利益共享机制,因地制宜,构建符合各市州资源优势和生态功能的现代新型产业体系。积极争取中央和国家支持,加快构建以科技、人才、设备、资本、资金为内容的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助力青海生态经济发展,切实将青海“绿水青山”转化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山银山”。

  (作者系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为维护中华民族生态安全谱写青海篇章

  李臣玲

  青海是三江之源,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青海处于地球“第三极”腹地,是保护亚洲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青海是全球重要的气候屏障。青海拥有广阔而独特的草原生态系统,有着广阔的天然湿地,拥有广袤的雪山和冰川,是地球的“冷源”、世界的“冰箱”;既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器和放大器,也是全球生态系统的调节器和稳定器。因此,青海在保护祖国生态屏障时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树立大局观念、整体观念,执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负重前行。

  要构建完整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做到生态环境保护可知可控、精准治理。青海省作为重要的生态战略地区,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生态短板,把生态保护优先作为立省之要,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推进生态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健全区域污染防治协调机制,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将环境监管责任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逐步建立并完善环境网格化管理机制,加大综合治理和完善监管,以推进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切实增强生态环境治理的效能和治理体系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要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治责任担当,扎实推进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这一论断蕴含着深刻理论蕴涵和重大实践价值。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其根本在于有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在实践中,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必须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坚持“一个方面、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切实以“划、立、治”为重点任务,促进生态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各级干部必须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确保将党中央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执行不打折扣,举全省之力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谱写好美丽中国建设的青海篇章。

  要实施重点生态保护工程,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向纵深发展。要科学谋划中长期生态环境保护重大战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积极以项目促进环境改善。在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防治、草场资源保护和修复等环境整治及治理方面,通过合理规划、科学施策、系统推进,实施重点环保项目,不断提升谋划项目的能力和水平,使城区和农牧区的环境面貌得到根本改观。

  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这就要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生态产品还要有“韵味”,山要青、水要秀、林要美、湖要净、草要绿,使得人民群众充盈着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与此同时,坚持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可使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得到和解。生态发展要区域化、特色化,生态资源的优势得到不断巩固,在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同时,还要实现金山银山向绿水青山的转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我们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今天的青海,生态地位无可替代,对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如今,绿色是青海的底色,我们要坚决守好蓝天碧水和净土,像保护眼睛和生命一样守护青海的生态环境。在发展过程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始终坚定生态自信、增强生态自觉、实现生态自强,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让青海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为维护中华民族生态安全留下浓墨重彩的青海一笔。

  (作者系青海大学省情中心主任、教授)

  释放更大绿色能量 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严 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今,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最普惠的民生事业,它将释放出更大的绿色能量。这表明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重大政治问题,而且是重大社会民生问题。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带有无偿性和外部性特征,提供的物质产品和非物质服务是全人类福祉的根本来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应切实了解当前人们的各种需求,深入了解当前人们的物质性、社会性和心理性需要是什么?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把人民的各种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各项建设的动力和源泉。当然,这一需求的提升对于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青海省三江源、青海湖、湟水流域、柴达木盆地和祁连山等生态功能区,是国家重要水源涵养地、高原物种基因库和碳汇盈余地,在我国生态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青海约90%的面积被列入限制和禁止开发区,既体现了青海省独特的生态地位和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也体现了青海省必须坚持在生态保护框架下谋求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提供优良生态产品,增进青海人民的福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保护与民生福祉是相辅相成的。青海省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要注重生态的普惠性,即青海省生态保护不仅要注重生态产品供给和价值实现,增进青海人民福祉,更要为全国大局乃至世界发展服务,增进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福祉。

  生态普惠性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水平及其健康运行水平,需要用严格的制度和法律底线保护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思维治理突出的环境问题。一是对于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等重要生态功能区要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例如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生态监测;吸纳多元参与,补充管护力量的短缺,以形成政府主导的多元参与共建共享模式。二是对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历史遗留的粗放式采掘活动或者违法违规生产经营活动,可通过公益诉讼等法律手段,维护人民群众生态利益,要推动执法精准化、管理精细化,切实提高环境执法能力,以最严密法治确保生态红线不被逾越。三是对于突出的环境问题和核心生态资源保护需要运用系统思维进行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含着千丝万缕的有机联系,环境问题整治需要掌握区域生态规律,运用生态工程进行综合整治。青海重点生态功能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而这常常与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以及一些经济活动相联系,应该划区整治,找准引发问题的核心因素,再兼顾多种相联系的生态因子,运用合理生态工程恢复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并达到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生态产品供给和价值实现直接关乎青海人民福祉,而这又与青海地区人民生产方式相联系。生产方式绿色化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最为直接的方式,其结果便是供给优良生态产品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一是提高传统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文化产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其有利于提升生产要素投入的节约和集约度。例如采用合作社模式或者联合公司运营模式组织规模化经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改良畜牧品种,丰富肉质产品及附加产品,拓展线上和线下销售渠道等。二是基于特定丰富的生态资源发展绿色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青海新能源产业已初具规模,装机总量和发电量居全国前列。此外部分生态产品如水、森林和草原碳汇等一时难以进入市场流通和价值评估,产品的供给和价值实现主要依靠横向和纵向的生态补偿。纵向的生态补偿表现为中央政府对青海省的转移支付;横向的生态补偿包括跨流域、跨省份、跨地区之间的生态补偿,但存在交易价值难以核算,交易市场不完善的难点。水权交易和碳汇市场是未来主要的生态资产市场,有利于促进生态资产市场化和社会化,我们应着力推动横向生态补偿工作,以《支持引导黄河全流域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实施方案》等,加快推动黄河流域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作者系中共青海省委党校生态文明教研部教师)

  运用系统工程思路寻求生态治理之道

  张爱儒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由山川、林草、湖沼等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存在着无数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牵一发而动全身。大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统,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的落实,切实把能源资源保障好,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要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看问题,统筹治水和治山、治水和治林、治水和治田、治山和治林等。

  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青海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青海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对保障国家乃至全球生态安全,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具有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自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省委积极倡导生态立省战略,2018年7月提出实施“一优两高”战略,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建立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等重要生态功能区是党中央基于全局高度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是青海省践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落实中央重大决策要求、实施“一优两高”区域战略、促进重要生态功能区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转变青海重要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只有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奋力走好具有青海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才能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增长点、高品质生活的支撑点、展现新青海精神的发力点,才能让青海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加快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仿照自然系统构造产业生态化系统,创新生态保护体制机制,依据生态承载力大小构造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实现产业生态化,对促进青海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构造青海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产业化系统。生态作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第三只手,虽然决定不了产业经济的增长速度,但能控制产业经济的增长速度。生态的好坏可直接决定产业链的长度和经济总量,因为经济总量不仅取决于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力量和能量,更受制于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容量。三江源、祁连山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极其脆弱、生物多样性独特、生态承载力有限,构造产业生态化系统,选择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必须尊重发挥自然生产力比较优势和生态第三只手的控制性作用,在有力防范、坚决制止社会生产力对生态可能造成破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社会生产力对自然生产力的正效应作用,实现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正向耦合,使两种生产力形成合力,延长青海重要生态功能区产业链的长度,提高生态经济总量,促进青海重要生态功能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构筑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建设青海重要生态功能区美丽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中华水塔”“地球第三极”,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如果把青藏高原生态破坏了,生产总值再多也没有什么意义。青藏高原生态十分脆弱,开发和保护、建设和吃饭的两难问题始终存在。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大美青海,美在生态,这是青海的金字招牌。在生态保护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植入灵魂深处,以实际行动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统筹推进生态工程、美丽城乡建设,加强三江源、祁连山等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促使绿水青山所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使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牧民变股东,做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真正实现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坚决守住生态底线,使绿水青山出颜值、金山银山有价值,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让大美青海这块金字招牌熠熠生辉,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经济添砖加瓦。

  (作者系青海大学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

  扎扎实实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

  曲 波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明确指出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青海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出“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并把生态保护优先作为首要前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创新,强化法治建设,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是青海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落实青海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推进地方治理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的必然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始终注重把制度创新作为生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着力通过制度创新来破除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特别是注重发挥法治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引领作用,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动资源节约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经验。例如,2015年3月1日起施行的《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第二部省级层面的生态文明地方性法规,该《条例》明确了县级以上政府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等重要制度;2017年8月1日起施行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是我国首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地方性法规,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国家公园体制机制改革要求,体现山水林草湖一体化保护和管理的重要制度创新成果,在解决“九龙治水”、监管执法碎片化等突出问题方面,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保护管理经验;2020年4月1日起施行的《青海省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具体体现。

  青海省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绿色发展制度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经验。一是政治站位高,始终牢固树立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抓住“生态保护优先”与“绿色发展”两个关键,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青海的政治责任,把绿色发展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中,实现制度建设与党委政府改革发展决策相衔接、相统一。二是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着力研究制定和完善与国家法律相配套、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适应、支撑引领青海绿色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改革发展全过程,为在新的起点上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提供法治保障。

  虽然青海省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着眼于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升地方治理能力现代话水平,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还需要引起重视。一是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已取得的制度建设成果来看,青海省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城乡规划建设、绿色建筑等分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对解决具体领域的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协调保护与发展、统筹城乡与区域、推动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尚存在系统性、协调性不强的问题。需要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结合绿色发展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各领域的具体要求,形成预防性、可持续性、协调性的立法理念,进而实现制度建设对于绿色发展的有效推动。同时,在制度体系建设中,应当积极听取公众利益诉求,并充分发挥公众参与制度建设的积极作用,增强公众对制度的信任与支持,提升公众的法治意识,切实将有关保障公众发展利益的要求贯彻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制度建设之中。二是要“严”字当头,确保制度落地实效。“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青海省虽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的法规规章,但是有些法规规章出台后,束之高阁,立法与执法脱节,损害了立法机关的形象和法律的尊严;还有一些地方、部门不严格执法,不依法执法,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肩负起生态环保的政治责任,就是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保大会上提出的“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这一要求,瞄准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把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建设和执行作为着力点,以务实举措、更大力度履行法定职责,开创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作者系青海大学财经学院院长、教授)

  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陈永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贯彻新发展理念,旨在破解发展难题、补齐发展短板、厚植发展优势,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促使我国率先迈入生态文明新时代,成为人类发展理念的探索者、开拓者和引领者。绿色发展理念具有双重释义,既有以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涵,又有以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社会各领域变革发展、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深意。

  人类社会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奋斗史。对美好生活的理解都离不开人,人既是美好生活的主体,又是美好生活的目标。不同时代的人对美好生活的认识必定不同。因此美好生活是一个既具共时性、又具历时性的概念。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持续改善人民生活,交出了厚重温暖的民生答卷,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绿色生活方式的建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就是要着力解决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让人们变得更幸福、更健康、更明智、更有获得感和品德更高尚。获得感的提升不仅有利于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受,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构建“心”绿色生活方式,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必将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世界,是一个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积极型社会。构建“心”绿色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体验方式的感知、行为方式的重塑、思维方式的重构和交往模式的改变等。

  体验方式的感知。体验方式的感知主要在于开发和体验积极的个人特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发展特定的心理素质,如爱、专注和智慧。

  行为方式的重塑。行为方式的重塑能够加强积极情绪的体验。积极体验主要指有价值的主观体验,包括幸福感、愉悦感、满足感、希望、乐观和幸福等。个体在休闲活动中能够获得积极情绪体验。休闲活动主要包括艺术文化欣赏、体育锻炼、社交活动、志愿服务和亲近自然等。这些都有助于积极情绪的发生和发展,并促进健康和幸福。休闲与积极情绪的增加、生活满意度的提高、压力的减轻、积极应对和身体健康的增强关联度很高。

  思维方式的重构。思维方式的重构主要在于形成积极的思维模式。积极思维是在认知加工过程中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到事物好的一面,表现出积极的情感和积极的应对方式。在积极思维中,乐观和希望是常见的思维模式。乐观是一种充满自信和希望的倾向,与各种积极功能相关,可以抵消个体的负面情绪。希望是一种个体积极追求目标的认知过程,包含了目标思维、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三个部分。思维方式的重构有助于识别和培养积极思维,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和对于希望的追求。马克思说,“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奋斗是艰辛的,但没有艰辛就难言真正的奋斗,也无法收获真正的幸福;奋斗是长期的,但丈量幸福的单位不只是时间,也可以是奋斗自身。我们都要真正收获因奋斗带来的快乐。

  交往模式的改变。积极的人际关系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可以被理解为受到他人关心、融入社会和得到社会支持,包括与他人分享情感、共通性和爱。交往模式的改变缩短了个体之间的心理距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身心健康都至关重要,对于不同生活维度的分析表明,生活质量的高低由亲密关系维度主导。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提高幸福感、生活质量,还可以提升个体的抗压能力和适应能力,改善个体的认知水平,能够帮助个体获得智慧。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使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新发展理念除了强调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之外,更加体现了对人的发展的深刻关切。绿色生活方式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下的生活方式变革的结果,是人们生活样态的绿色化,其实质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心”绿色发展理念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理念,具有深刻的心理意蕴。

  (作者系青海师范大学教师)

(责编:刘沛然、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