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变”改革助力峰堆乡贫困村民奔小康

陈 俊

2020年08月04日09:23  来源:青海日报
 

  仲夏时节,万木葱茏。乐都区峰堆乡“千亩”洋芋田郁郁葱葱。

  大棚里,一个个羊肚菌棒排列有序。

  作坊里,一件件青绣作品精美绝伦。

  房顶上,一块块光伏板稳定运行。

  村庄里,一幅幅脱贫致富宣传画正能量满满。

  ……

  随着一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洋芋、青绣等特色产业给当地村民带来了“红利”。

  “我当了大半辈子农民,做梦也没想到,如今会变成股东,每年不但能够领到土地分红,还能在家照顾老人、小孩,年收入四五万元,我们感到非常满意。”乐都区合瑞顺合作社务工人员辛元平激动地说。

  “我们合作社现有洋芋种植面积65公顷,托管或者半托管80公顷,从播种、锄草、施肥、打药到现在有100多名峰堆乡贫困群众在这里务工。妇女一天能挣到90元,男劳力一天能挣130元,每户收入大约2万元。再加上‘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实施了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采挖、统一销售的‘一条龙’服务方式,达到了降低种植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的目的,彻底解决了贫困户的贫困问题。”乐都区合瑞顺洋芋良种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郭占福说。

  为帮助农民富起来,合作社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以群众增收为根本目的,通过流转周边土地,集中连片打造“千亩马铃薯种植基地”和“千亩洋芋花海观赏基地”等多种增收渠道,带动了上帐房一、上帐房二等周边村120多户贫困户就近务工。据统计,合瑞顺洋芋合作社在2018年就为全乡贫困务工群众发放工资99.8万元,2019年发放工资152万元。郭占福介绍,乘着“三变”改革的春风,合作社在峰堆乡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以中央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契机,建成了洋芋恒温库、洋芋分拣车间、洋芋批发市场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农忙季节,有20多人在这里务工,不仅解决了一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还完善了整个洋芋产业链,提升了洋芋的质量,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品牌效应。

  “以前家里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剩余时间种地,一年下来收入还不到一万元钱,现在将土地交给合作社托管,操的心少了,挣的钱多了,日子也慢慢过好了,今年打算再干一把,争取走上小康路。”上帐房一村村民申登福高兴地说。在峰堆乡有很多村民都像申登福一样,积极参与“三变”改革,获得了稳定收入。近年来,峰堆乡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理念,以七色党建为引领,以农民增收为根本,着力推进乡村振兴,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合瑞顺洋芋良种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东部无锡企业签订订购合同,切实拓宽了峰堆乡200多公顷洋芋的销路。

  大力推广机械化种植,合作社现有联合收割机2台,大型拖拉机6台,配套农机具20余套,建成了洋芋生产全机械化试验田13.3公顷。上帐房一村还建成羊肚菌种植大棚30个,年收入达到30万元。

  李庄村锦峰青绣专业合作社的刺绣展厅、加工车间正在修建,建成后将解决全乡200多名妇女就业问题,年产值将增加92万元。从扶志出发,以提智为本,峰堆乡以“三变”改革推动产业发展,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稳定收入。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走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新路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牛鼻子’”。

  峰堆乡通过“三变”改革,大力发展光伏、养殖、洋芋、青绣、旅游等多种产业,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带动种植业、养殖业、乡村旅游业走向专业化管理、规模化发展的路子,找准了精准脱贫新路径,增强了乡村振兴新动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新渠道,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新实力,让农村沉睡资产“动”起来、特色产业“火”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

(责编:刘沛然、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