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的路,是永远不能停歇的路”

——青海省军区参与地方脱贫攻坚纪事

2020年07月29日08:59  来源:青海日报
 

  “瓜正切共产党、瓜正切解放军……”前不久,黄南军分区迎来了6名藏族群众,他们捧着金黄的哈达和3面锦旗前来感谢官兵,就军分区多年来对木合沙村的帮扶表示崇高的敬意。

  三江源,昆仑山,青海湖……在辽阔青海大地,你不难找到气吞山河的壮美。与之相伴的,高寒缺氧,地广人稀,多民族交汇,又给她带来百种千样的深度贫困。长年驻守在高原的青海省军区官兵,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遵循,积极组织官兵民兵参与驻地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之路增添了一抹绿色的希望。

  雪域果洛:

  红旗村上红旗飘

  今年65岁的藏族牧民错瑞,是一位老民兵,他每天最乐意的事就是到村里正修建的“牧民之家”文化活动中心去转悠一番。这是果洛军分区定点帮扶贫困村红旗村,实施精准帮扶的扶智项目之一。

  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桑日麻乡的红旗村海拔4400多米,气候恶劣、产业匮乏,一直是当地较为贫困的村落之一。脱贫攻坚任务部署后,果洛军分区主动请缨,定点帮扶红旗村。“让牧民群众从‘要我脱贫’转变成‘我要脱贫’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军分区司令员徐章晖说,扶贫实践中,大家一致感到,存在等靠思想的牧民群众还是有较大比例,必须要从帮扶思想入手。

  方向找到了,落实就是当务之急。军分区为村两委办增添设备,完善办公条件,安排6名军官分波次进行驻村蹲点,一方面扩建村党员活动室,完善议事规则、宣讲创新理论、普及惠民政策,提高村两委班子带头致富能力。另一方面为“牧民之家”文化活动中心购置致富经验、养殖知识等书籍,定期举办生产技能培训,邀请文体广电局专业人员,指导组建“阿达拉姆文化演出队”,为文艺队增添音响设备、龙头琴等娱乐器材,增强牧民群众的精神活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牧民群众自力更生,靠双手过上好日子的意愿明显增强了,军地共筹资金建设的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阿达拉姆扶贫宾馆、扶贫超市等运转得红红火火,人均年收入从4000多元达到8627元,2019年12月成功退出贫困村行列。

  近日,在牧民群众的强烈呼吁下,军分区和村两委又推动了一个项目:在村搬迁集中安置点修建一座崭新的国旗台,让鲜红的国旗永远照耀着雪山下的红旗村,鼓励牧民群众们在乡村振兴发展的路上越走越远。

  青海湖畔:

  民兵帮扶队带头致富

  青海湖畔,牛羊成群,金黄的青稞绽放出丰收的景象。

  在共和县倒淌河镇哈乙亥牧场,德桑洛的牛肉食品加工厂,以高于市场平均的价格,签下了价值83.7万元的合同,购买了牧民索南才旦家的135头牦牛,德桑洛还有另一个身份——民兵“帮扶队”排长。

  “打赢脱贫攻坚战,活跃在草原上的广大民兵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参建力量。”海南军分区领导李林涛对此深有体会。如何把民兵的主动性调动起来?把民兵参与脱贫的合力凝聚起来?该军分区从退役士兵中选拔当过班长、任过支委和有能力的战士担任骨干,建强民兵“帮扶队”;开展“学政策、传经验、教方法、助脱贫”活动,提高民兵帮扶解困能力;加大物资经费保障,关心助力民兵帮扶队建设……一项项激活力、谋发展的举措落地生根,让海南州的民兵队伍心里“装着自己更装着乡亲”,肩上“挑起小家也挑起脱贫攻坚的共同责任”。

  “我家的牦牛肉,今年两个月的收入抵得上过去一年。”在同德县尕巴松多镇瓜什则村村民拉则加的家中,他说起了帮扶队的好。

  过去拉则加家的牦牛因为缺乏销售途径,只能在县城进行少量交易,很难赚到钱,常常入不敷出。民兵帮扶队帮他找到了网上销售的新途径,不少村民都像拉则加一样干起了“电商”,还卖出了好价钱。

  同是致富路,家家“路”不同。江仓麻村,原本仅是青海湖畔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藏族女孩仓拉吉的家就在那里,由于靠近湖泊,土地碱性高,农牧收成都不理想,而民兵帮扶队带领她家搭上了乡村旅游的快车道。在民兵技术骨干的帮助下,仓拉吉一家把平房改建成藏族风情民宿,她也学会了在各类旅行网站发布住宿信息,如今她家的旅店慢慢成了“网红店”,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仓拉吉的腰包也越鼓越高。

  “民兵帮扶队总是静悄悄地来,静悄悄地走,但干的每一件事都开花结果。”说起自家脱贫的经历,仓拉吉的话语里充满了感恩之情。

  日月藏乡:

  两个“兵书记” 一条“兴村路”

  雪隆村位于湟源县日月藏族乡,地处农牧区分界线,汉藏文化交融区。这里四面环山、交通不便,气候寒冷、环境艰苦,曾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如今,这个从前穷的“叮当响”的村子摇身一变,成了当地的明星村,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老百姓精神头越来越足。

  到底有什么诀窍?面对大家的疑问,村支书李跃智给出了他的答案:有两个“兵书记”给村里出谋划策,有群众踏实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日子怎么能不越过越好呢?

  西宁市委机要和保密局副局长李孝东,就是第一个“兵书记”,转业前,他曾服役于青海省军区某部,带过兵,也在机关历练过,举手投足间仍然充满着军人的干练。

  2016年10月14日,上级正式任命李孝东担任雪隆村的第一书记。上任后的第一次走访让他忧心忡忡:村委会组织力较弱,村民大多靠山吃山、各自为战。村域多处于脑山地区,海拔高、日照短、气候冷、耕地少,农作物不易生长,只能种点青稞,部分村民零星散养几只牛羊,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

  “找一条长远的,有前景的,可持续的路子,才能解决根本问题。”针对雪隆村草场面积大的优势,李孝东迅即申报了标准化养殖场项目,筹措资金176万元,建设15栋独立畜棚,成立了村养殖合作社,采取“企业+合作社”,“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由企业帮扶提供检疫、防疫、管理人员等技术支撑并按照高于市场2%的价格进行收购,村民可按照牛羊数量或资金投入量进行分红,通过打造规模化养殖,全面撬动了村集体经济新增长,不到两年时间,村民人均收入翻了几番,达到了9000余元。

  “别光夸我,警备区的王干事也为村子的建设付出了很多!”面对记者的赞许,李孝东提起了他的搭档。2018年底,西宁警备区安排王恒庭接续担负雪隆村的定点帮扶任务,没多久就成了这个村子的老熟人,群众也叫他“兵书记”。驻村后,他与李孝东住一个宿舍,虽然一个着便装,一个着军装,但有一个共同点是,床铺上的“豆腐块”总是那般笔挺,颇有“一对好主官”的架势。

  在雪隆村工作的日子里,研究村子发展成了两个“兵书记”的共同爱好。“咱们的地既然种不了小麦,干脆统一种燕麦,主要用于加工牛羊的饲料,这样能节省不少成本!”针对雪隆村自然环境差,耕种限制多的短板,李孝东和王恒庭一拍即合,大胆提出了耕地“坡改梯”,大面积种植牛羊饲料的想法,立刻获得了西宁警备区党委的大力支持,第一时间就协调地方实施了60.6公顷坡改梯工程,投资6万余元购买拖拉机、播种机等,实现了耕种自动化和人力节省化。为了让牛羊安全过冬,针对雪隆村冬季时间长的特点,在王恒庭的协调推动下,警备区又投资8.5万元,在养殖合作社建设了牛羊饲料加工综合车间,实现了集“种植、养殖、饲料加工”为一体的种养循环发展项目,让雪隆村养殖业的发展又进了一个台阶。

  就这样,李孝东和王恒庭深入到村民中间,拉家常、想招数,干了不少实事、好事。“只有被军人克服的困难,没有被困难克服的军人!”脱贫只是第一步,乡村振兴的路还任重道远,但两个“兵书记”却信心满满,用他们的话来说:为人民服务的路,是永远不能停歇的路。

(责编:刘沛然、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