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经济” 如何拉动消费

——访青海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副主任、教授严维青

谭 梅

2020年07月20日09:14  来源:青海日报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触手可及的电商外卖,无远弗届的网络设施,还有网上支付……这些早已成为青海人民“日用不觉”的生活方式,植根于“宅经济”的新消费走向,带给人们生活必备的解决方案。

  依托不同需求层次,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线上问诊、居家健康管理、运动健身的需求也开始爆发。“宅经济”从消费向学习、工作、生活延伸,形成了非常明显的趋势。那么,“宅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业态将如何拉动消费,相较于传统经济,又如何才能在青海省发展得更长远?就此,本报记者专访了青海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严维青。

  记者: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加上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宅经济”成为一种新的经济业态。您怎么认识这种新的经济业态?

  严维青:“宅经济”的定义是指一切不用出住所就可以产生的消费,包括外送餐饮、电子商务、上门服务等行业。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虽然旅游、餐饮、线下娱乐等行业受到了一定冲击,但网络购物、餐饮外卖、网络游戏等“宅经济”却逆势大涨,生鲜配送、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在线医疗等新型“宅经济”也是一派火热、发展迅猛,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抹亮色。“宅”在家里也能为国家作贡献!“宅”在家里的人们推动了不少行业逆势上涨。

  记者:“宅经济”的兴起对传统经济带来挑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严维青:对于一些传统产业而言,“宅经济”是一种“破坏式创新”,人们的消费需求并没有被压制,而是重塑了消费和生活方式。这种转变为企业转型升级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零售企业经过数字化转型,从线下单一渠道转变为全渠道模式,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变到以消费者为中心。远程办公、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新兴产业发展更是驶入快车道。

  “宅经济”既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关系到未来的商业服务。从长远来看,“宅经济”和传统的商业模式将会互相渗透,传统商业模式可能会吸纳网络经济作为另一种服务渠道,而网络经济到一定程度也将会浮出水面,开实体店。

  记者:从政府部门来说,应该如何建立起相适应的监管体制与扶持体制,从而推动“宅经济”发展?

  严维青:政府要通过宣传引导,增加人们对“宅经济”的认可和信任。创造“宅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不仅要营造宏观认可的氛围,更要从微观上科普科学知识,比如消费安全的常识、如何进行安全防范、如果遇到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时候如何依法维权等。从根本上维护消费者的权益,让消费者敢于消费。其次要规避在发展中的弊端,强化网络安全管理,加强安全防范,保护信息安全。并通过职能部门开展有关“宅经济”的相关整治,打击不法商家、虚假广告等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最后要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将不合规定的商家拉入黑名单,以此倒逼商家诚信经营。

  发展“宅经济”要健全法律法规,以打击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等非法行为。完善的售后服务和品质保证将成为“宅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如何让“宅经济”走得更长远,归根结底还要看服务水平。平台在疫情结束后更应思考的是如何留住用户。一方面需要线上服务继续完善,如提高质量,加大优惠,减免运费等,提高后续运营能力,增强用户的实际体验,增加用户的粘性。另一方面需要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实现双方优势互补,从而刺激消费。

  记者:“宅经济”未来会如何发展?

  严维青:疫情之下,“宅经济”的兴起虽受益于强大的市场需求,但同时也是行业自救的一种表现。“宅经济”的发展给一些企业带来了生机,迎合了“宅”的需求。再者,企业业态朝向云发展,如“云旅游”“云蹦迪”“云面试”等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满足了人民的需求。从经济方面讲“宅经济”是可以持续升温,促进经济发展的。不管是用户的暴增,还是在线时长的增加抑或是消费的持续升温无形当中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让“宅经济”再次火爆了起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宅经济”会持续地暴增,那么,“宅经济”的发展是否是昙花一现,在“宅经济”火爆的背后是否存在一些问题,这值得人们的深思。

  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疫情过后,“宅经济”会演变分化出两个趋势。其一,人们养成的大部分生活习惯都会被延续保留,比如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社交娱乐等领域,叫做稳健型的“宅经济”;其二,是在疫情期间特有的经济激增现象,比如口罩、消杀用品之类的消费行为,随着疫情散去,会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称之为应激型的“宅经济”。当然,得益于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应激类产品在疫情回落后,仍会比疫情前有较大的提升。

  总之,随着疫情的稳定,对于“宅经济”的未来发展应该有以下几点判断:1.疫情在短期造成冲击,但总体来说不会改变需求的基本面,也不会改变供需的基本结构,但会影响供需方式的改革。从企业角度看,新机会也正在这些新的调整中出现。2.疫情下的“宅经济”将长期存在,并直接强化直面消费者服务形态的崛起(DTC化)。3.隔离效应催生需求端出现新变化,倒逼供给端企业提前布局,重构业务模式,促成“后扬经济”。4.在线社交将成为传统服务业的突破口,在线服务、在线管理、在线办公都将推动服务业优化升级。5.新电商服务、迭代型旅游/酒店业、迭代型住宅地产、迭代型汽车业等行业迎来新机遇,以智能健康、美学风格为主线,打造创新型新业态。

(责编:刘沛然、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