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提速后的生活

赵 睿

2020年04月20日09:16  来源:青海日报
 

“今年鸡养得好,过几月再把猪养上。”脱贫户夫妇满怀信心地谋划着产业发展新路子。 青海日报记者 赵睿 摄

  “我们村藏汉合居,村民都很勤快,但是基础差,想脱贫光凭自己可能还要过上十几年。现在国家政策好,解决了我们生活的很多大问题,脱贫提速了,日子越来越好。”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峡门镇阳坡村党支部书记李久芳说。

  阳光明媚的四月,位于青海东大门的民和街头已显出红花绿意,而脑山地区的峡门镇还有些许凉意。走进阳坡村,村民居住于一河两岸,一排排整齐的新居平房,屋顶的棕色瓦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当天,全村家家户户都在种花,院墙外的小花圃里,花种在肥料的滋养下静静生长。“这是我们人居环境整治的一项工作,你别看现在巷道里有点臭,等花开了我们村肯定美得很。”李书记说。

  阳坡村以前在新村2公里以外的山上,自然条件恶劣,加上近年雨水充沛,山体常有滑坡。“老村的路基被洪水冲过后都空了,上下山走在这样的路上,旁边就是悬崖,别提多害怕了。”藏族脱贫户田吉云说。

  2012年起就有村民自发搬下山,脱贫攻坚开始后,易地搬迁的工作正式展开。2016年至2018年间,全村159户分三批搬到山下。住进新房,出门都是平整的硬化路,基础设施改善后,村民们脱贫的干劲更大了,山上的地都进行了复耕,以前的老房子被改造成圏棚,种、养数量提高,产量和收益也随之提高。

  以前,罗国才家中有患病的老父亲,加上读大学的孩子,巨大的经济压力让他成了贫困户。脱贫攻坚开始后,父亲的医药费得到报销,孩子享受“雨露计划”,一家人靠着外出务工迅速脱贫。2017年10月,住进新房后,全家商量了当年的养猪计划,妻子也要外出务工,“坐个公交1块钱就到镇上,多挣点钱日子过得好啊。”妻子田六斤说,家里没压力了,更要快点过上富裕生活。

  虽是穷,但村民们非常重视教育,不论在山上还是搬下来,每家人都尽力让所有孩子上学。“在山上,我家到办学点要走3公里山路,遇到雨雪天路特别难走,父亲就背着我、拉着我去上学。”在内蒙古某职业技术学校就读护理专业的藏族姑娘田羊拉吉说,搬下山后她最高兴的就是有了自己独立的房间,用水、用电和城市一样方便,获取到的信息也多了,考上自己喜欢的专业,毕业后也要像这次疫情期间的“逆行天使”一样,为家乡的医疗事业做贡献。

  “提速,是村民们对这几年村子发展的普遍感受。”驻村第一书记赵玉雯说,受民和县水利局派遣到村5年来,他对村民生产生活从山上到山下的变化深有体会。虽说老百姓都很勤快,但是搬迁以前受交通和通讯的局限,大家改变旧面貌的意愿都不强;给他们做规划,信心也不足。搬下山后,村民们总是积极找他商讨发展计划,有时候遇到一些困难,他们都会先自己想办法。

  如今,当上生态护林员的汉族脱贫户鲍积平上山巡视时,看到谁家的地该除草或谁家的猪圈、羊圈需要维修,就力所能及地帮忙。他说,在这个村里,藏族和汉族其实早就没什么分别,他的三个邻居都是藏族,谁家有需要其他人都会全家上阵帮忙。尤其这几年搬下来,外出务工的人多,家里的大小事都是乡亲们帮着照看。

  夕阳下,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收工回家,路上闲谈中,大家说着接下来的计划。这个已经脱贫的村子,每个人都在加紧奔小康。

(责编:陈明菊、杨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