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打好稳定增收攻坚战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述评之一

林玟均

2020年04月20日09:03  来源:青海日报
 

2019年,青海聚力攻克“三区三州”和六盘山地区深度贫困堡垒,脱贫攻坚连战连胜。经省级核查,剩余的17个贫困县、170个贫困村、7.7万贫困人口符合摘帽退出标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从湟水谷地到三江源头,从柴达木盆地到青海湖畔,聚力打好稳定增收攻坚战,着眼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动实践,在高原大地持续展开。

幸福生活 双手创造

位于黄河边的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德吉村,是网红打卡地。生活在依山傍水、美景如画的德吉村,让曾经的贫困户,今天的致富带头人加羊索南收入不断看涨。

“搬进新村,有家也有业。”曾因一场雪灾,牲畜几乎全部死亡而致贫的加羊索南如此形容现在的幸福生活。

搬下山,靠啥发展后续产业?加羊索南从离县城50公里山路的尖扎滩乡羊智村搬到德吉村,随着村里各项乡村旅游项目的实施,开办农家乐在他的心里生了根,发了芽。

说干就干,2018年4月,加羊索南家的农家乐动工了,7月正式运营,当年收益3万元。2019年5月到8月,4个月收入达到5万多元。德吉村30户贫困户经营的农家乐各具特色,38户免费在美食广场经营当地特色饮食……人人有事干、家家有产业,在德吉村体现得淋漓尽致。

找准发展和扶贫的契合点,做大做强后续产业,使德吉村这个易地搬迁黄河岸边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山绿了,水清了,村子更美了,群众生活富裕了。

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要靠做大做强特色扶贫产业。

2019年,全力推进牦牛、青稞、村级光伏、乡村旅游、民族手工艺等高原特色扶贫产业,认定千头规模以上的牦牛省级重点扶贫生态畜牧业合作社100家,种植青稞良种2万公顷,重点扶持11家牦牛加工、青稞加工和饲草供应扶贫龙头企业。

全省累计落实光伏扶贫721.6兆瓦,每年发电预期收入5.7亿元,直接带动8.74万户贫困户增收。全省208个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带动1.63万户5.54万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建设扶贫车间310个,解决就业岗位2.18万个,人均收入1500元左右。

幸福生活要靠双手来创造。在青海,越来越多的贫困村借力脱贫新政,依托资源优势,选择发展产业,以“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模式,把美景变成“钱景”,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让“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产业兴旺 脱贫有路

全面小康倒计时,脱贫攻坚战正酣。

一组数据折射出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进展。到2019年底,青海多措并举,强化精准扶贫、精神扶贫、对口扶贫,不搞形式主义,力戒弄虚作假,四年集中攻坚任务全面完成,14.55万户、53.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攻坚路上不落下一户一人,各族群众发自内心地感恩习近平总书记、感恩党中央、感恩伟大祖国!

脱贫攻坚取得的显著成效表明,产业扶贫是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解决贫困地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脱贫的必由之路。一个产业搞活一个地方。没有产业的发展带动,贫困地区很难脱贫;缺乏产业支撑的脱贫,也很难持续。

青海各地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因地制宜,立足于市场需求,不断探索特色农业、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的发展之路,有效提升了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不但培育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惠及了贫困群众。

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黑马河镇文巴村全村530户,贫困户近五分之一,大多牧民一缺技术二缺文化,而5公里外的青海湖让文巴村看到了希望。整合资金900多万元,共和县在文巴村打造了一个集餐饮、住宿、特色工艺品销售等多元化经营的旅游文化扶贫产业园。

村委会主任德季加说,2019年开业仅两个月第一年承包费30万元已到账。其中60%用于贫困户分红。相比以前靠着牛羊过日子,现在牧民不离土不离乡就能赚到钱。

文巴村凭借特殊的地理优势,让村民们走向了乡村旅游的致富道路。搭建“黑帐篷”、体验游、生态游、演艺表演……文巴村的致富模式在于让更多贫困人口参与其中,不仅如此,收购出售手工制品、牛羊肉、酸奶等特色农产品,带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贫困村稳定退出。

培育和发展产业是增加村集体经济,稳定脱贫的根本保障。我省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特色产业,增强后续发展能力,既能保障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又能帮助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实现增收脱贫。

2019年,在全省2358个有贫困人口的行政村每村投入100万元,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全省4146个行政村,已有91.3%的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破零”。

实现高质量稳定脱贫,根本之策在于产业。在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只有通过建立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才能打通产业到户的精准扶贫路。按照发展一个产业、繁荣一片区域、带富一方百姓的目标,创新企业带动机制,按户施策扶持发展特色产业,让贫困户就地脱贫,让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一人就业 全家致富

几年前,建档立卡贫困户俄尖才旦还是黄南州泽库县泽曲镇热旭日村的“放羊娃”。现在,他家不仅从山里搬到了县城的移民安置点东格尔社区,还参加了县里组织的装潢培训班。“已经搞装修两三年了,我们家的房子就是我自己装潢的。”说话间,俄尖才旦脸上扬起自豪的笑容。

这个90后的小伙子,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能从放羊娃变为装潢工。站在自己亲自设计、亲自装修的家里,俄尖才旦脸上满是幸福。如今他的装潢生意已经遍及县城和周边乡镇,他梦想着有一天能走出县城,走向省城。

“车间建在家门口,挣钱不用往外走。”隆冬时节,海南州共和县扶贫产业园精准就业扶贫车间里一派繁忙,暖意浓浓。

63岁的龙羊峡镇龙羊新村贫困户吴尕耕正和同伴们加紧赶制着床上三件套。裁剪、缝纫、修整、打包……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吴尕耕为了孙子上学,租住在县城,一年前靠当环卫工维持家用。2019年9月,她开始了新工作——扶贫车间缝纫师。吴尕耕说,“家门口”的扶贫车间,让我们增收脱贫有奔头。

从农民到工人,能在这个年纪成功转型,对于吴尕耕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但从参加培训到现在,迷彩服、沙发垫、遮阳帽……种了半辈子地的她已经能够熟练地完成这些工作。

其实,不单单是吴尕耕,在共和县的铁盖乡托勒台村、沙珠玉乡上村、恰卜恰镇加拉村三个村级扶贫车间里,已有126户贫困群众,月收入1500元至4000元。扶贫车间负责人余龙说:“力争在全县所有深度贫困村创建扶贫车间,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近就业,顾家、务农、挣钱三不误。”

实践证明,只有让贫困人口都掌握一个可谋生的手段,都拥有一项可持续的生计,贫困的脆弱性才能够克服,脱贫的有效性才能得到巩固。

“就业一人、脱贫一家,创业一人、带动一片……”青海通过扶贫车间、公益岗位、劳务输出、短期务工、技能培训等方式,注重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打出一套就业扶贫组合拳。

到2019年底,开展贫困群众短期实用技能培训1万人次,致富带头人培训2000人次,70%的受训人员实现就业,稳定就业率在60%以上。共培育持证劳务经纪人5193名,建立扶贫劳务协作对接基地70个。4.99万名贫困群众从事生态公益性管护工作,占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的31.2%,年均收入最高达到2.16万元,实现了增绿与增收、生态与生计共赢。

俗话说,“有田不耕仓廪虚”。脱贫致富,不是“等靠要”来的,终究要靠辛勤劳动来实现。我们欣喜地看到,在青海各地脱贫攻坚的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众把坚定的脱贫志向转化为切实的行动,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开创美好的明天,最终克服困难,走出贫困,形成了多元扶贫与自我脱贫的良性互动。

2020年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攻坚责任,下足绣花功夫,开展“补针点睛”专项行动,实施“九大脱贫后续巩固行动”,加强动态监测,坚持返贫即入、脱贫即出。强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全面推广“精准防贫保”试点经验,深入开展精神扶贫,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以优良作风冲刺决胜脱贫攻坚战,决不搞弄虚作假的数字脱贫、“盆景工程”。

成就鼓舞人心,前景催人奋进,决战脱贫攻坚,青海胜利在望。

(责编:陈明菊、杨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