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种养”带来的新变化

罗 珺

2020年03月24日09:05  来源:青海日报
 

村民们正在分拣蕨麻。本报记者 罗珺 摄

三月,温暖的气息正逐渐蔓延在河湟谷地。3月19日,风和日丽,趁着气温升高土地融化,聚鑫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带领着十几位村民在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寺台村的寺岭梁上开始了第一天的采挖和分拣蕨麻,一派丰收又忙碌的景象。

蕨麻还被人们美誉为“人参果”。在一大片地里,只见力气大的村民用铁锨在地上一铲一翻,一颗颗颜色鲜艳又饱满的蕨麻就被挖了上来,大家坐在地上仔细把蕨麻从土里找出来擦拭干净再整齐地放在一旁的盒子里,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一直以来,寺台村的农民们过得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地里种植的都是土豆、油菜、小麦等传统农作物,靠天吃饭,仅能自给自足,更别提有额外的收入了。于是,借着脱贫攻坚的东风,村民们开始动起了脑筋……

2016年11月,寺台村的四家农户合伙成立了聚鑫种植专业合作社。种什么?怎么种?如何依靠种植脱贫?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在那期间,合作社其中一个成员先后去湟中县和门源回族自治县进行考察和协商,最终我们发现寺台村的地十分适合种植蕨麻,海拔刚好,土地含富硒,而且利润大,收入好。”聚鑫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杨显萍说。

紧接着,合作社开始流转村里的土地,将野生蕨麻种子播撒下去试种。“没想到我们地里种出来的蕨麻皮子薄、口感甜、颜色好,一年收一茬,不愁没销路。”杨显萍说。试种获得成功后,合作社开始逐步扩大规模,流转到更多的土地来种植蕨麻。

去年种植的120亩蕨麻,每亩地将近收获150公斤,按照市场价平均每公斤60元的价格出售,去年合作社种植蕨麻的纯收入达到了20万元。“今年我们种下了198亩,看这片地长势喜人,估计今年的收成很好,预计能有50万元左右的收入。”杨显萍指着旁边一处堆成小山的蕨麻说。

大获丰收的背后自然少不了村民们的参与,蕨麻在采挖和分拣阶段最费人工,合作社便带动湾子村、庄科村等周边村庄和本村的劳动力,其中还包括30户建档立卡户,每人每天发给80元的劳务费,一年下来,村民最多能增收5000元左右。

69岁的李德莲已经挖好了满满一小盆蕨麻,她说:“我们家只有我和老伴儿两口人,年纪大了种不了地,就把家里的4亩地流转给了合作社,每亩地能收到150元的费用,平时在合作社做点工一年下来也能挣到不少钱,还能照顾家里,活简单还有收入对我来说已经很好了。”

如今已经脱贫了的李德莲老人,家中盖了四间新房,生活慢慢富足起来,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平安区三合镇始终秉持“传统产业兜底”的经济发展理念,坚持把种植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首要产业来抓,在种植马铃薯、娃娃菜等特色农作物的基础上,不断丰富种植品种,积极应对市场冲击,通过几年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在另一边的索尔干村,平安区田春峡生态牧场的肉驴养殖基地里工作人员正在给大大小小的肉驴喂饲草,这里共养殖着肉驴570头,惠及120户农户,其中建档立卡户以“代管代养”形式参与养殖的共65户178头,每年可以分红到每头1350元,已经分红三个年头了。

索尔干村党支部书记谢万帮介绍,自2017年整村搬迁后,这里就什么都没有了,镇上引进了肉驴养殖的扶贫产业,将村子里的土地流转后种植饲草,并建成了生态牧场,村民们既能拿到流转费还能得到分红,最多的一年可以有近1万元的增收,大大改善了农户们的生活条件,也能从原来的土地中解放出来,不用操心,村民们十分满意。

“近年来,三合镇引导村民积极打造特色种养殖业、乡村旅游业和农产品的初加工产业,进一步壮大村集体产业,稳步实现建档立卡户增收。下一步,我们继续做大做强特色种养殖业,在几个村里增加标准化的出菇车间,引进企业,建立扶贫车间进行农产品的初加工,我们三合镇将与全国人民共同奔小康。”三合镇党委副书记孙万新谈道。

(责编:王红玉、杨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