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不撂荒 在家也赚钱

赵 睿

2020年03月17日08:47  来源:青海日报
 

   “这种长期撂荒后的地土壤有机质比较高,无化肥农药残留,种有机青稞的条件非常好。”

  3月,在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昂思多镇德加村的田间地头,一位精干的年轻人在查看土质,看着他对这片撂荒地的热心劲儿,我们上前去询问。

  “之前我在海西经营个体生意,两年前回乡承包了3000亩复耕的撂荒地,打算开家酒厂经营有机青稞酒。”返乡创业青年朱公保才说道。

  朱公保才脚下的这片土地,几年前一直处于无人耕种当中,而如今在技术部门的支持下,这片撂荒数年的田地将重获“新生”,也启迪了他对自己的事业新的思路。最近,他每天忙着向村民和农业专家请教优质青稞种植经验,厂房修建也在有序推进中。

  化隆县是海东乃至青海的劳务输出大县,仅拉面从业人员就有1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加之山多川少,耕地产出低,土地流转困难,撂荒地现象给县域粮食生产安全带来了挑战。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化隆县委县政府立足乡村振兴战略,针对撂荒地这一突出问题,按照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等要求,分析耕地撂荒的原因,制定撂荒耕地恢复生产计划,深入村社、入户到田,一户一户地查、一块一块地落实,确保适种的耕地应种尽种,解决撂荒耕地复耕实施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对撂荒耕地、承包人、耕作人及耕作情况全面登记造册,建立台账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撂荒耕地恢复耕种计划,做到宜粮则粮、宜草则草、宜林则林。

  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牧业,充分利用19.1万公顷优质草场资源和3.6万多公顷耕地所提供的农作物秸秆,依托“粮改饲”项目激发广大农民种粮种草的积极性。

  化隆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副局长马小波说:“今年我们以土地流转、托管经营、招商引资三种方式将剩余的全部撂荒地进行复种,截至目前,全县共盘活撂荒地567公顷。”

  朱公保才的三千亩复耕地,就属于招商引资的代表。德加村村委会主任朱公保才旦告诉我们,所种植的有机青稞,收获以后将投入到酒厂,用于酿造有机青稞酒,预计年底企业能收入50万元左右。

  土地不撂荒,在家也赚钱。土地流转不仅提高了周边农户种粮的积极性,也吸引外地务工返乡群众发展种植业。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化隆县未能及时返程务工、开业的拉面从业人员,纷纷参与到春耕备播中,一时间,黄河岸边形成了一派全民参与整治撂荒地的热烈场面。通过重拾自家的土地,流转承包撂荒土地农作物,村民们为保证全年收入不减少上了一道“保险”。

(责编:王红玉、杨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