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就“社保网” 兜起“大民生”

于瑞荣

2020年01月20日08:59  来源:青海日报
 

  省人大代表阿琼、王晓华会议间隙就政府工作报告内容进行交流讨论。

  全国政协委员张周平和省政协委员赵成茂一起交流讨论。

  本报记者 于瑞荣 摄

  本报记者 于瑞荣

  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增213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580元/月和4300元/年。

  新开工城镇棚户区改造1万套、城镇老旧小区改造3万套、农牧民危旧房改造1.5万户、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3万户。

  建成互助幸福院、爱老幸福食堂等一批养老服务设施,完成250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

  这是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份沉甸甸的社会保障成绩单,一组组数字背后,透着浓浓的暖意。过去一年,我省着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完成社保提标扩面任务,社会保障传温情,民生福祉稳步提升。

  全民参保

  筑牢民生安全网

  近年来,我省相继出台和实施一系列社保惠民政策,统筹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截至2019年底,全省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13.7万人、43.7万人、73.5万人,全省社会保障网进一步织密扎牢,社会保险覆盖面逐年扩大,待遇水平连年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被纳入到这张“社保网”“民生网”之中。

  对于越来越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省人大代表、西宁市城东区共和路社区主任鹿红英有着很深的感触。她说,就拿养老来说,现在政府购买服务为60岁以上的困难老人、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提供膳食供应,家政保洁,以及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为7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高龄补贴,使老人真正能过上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幸福生活。

  省政协委员、省民政厅厅长诺卫星说,目前,我省全面构建起以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为基础,临时救助和专项救助为补充,覆盖城乡、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编织了一张基本民生保障的安全网。全省民政部门每年用于困难群众生活救助的资金达到23亿元,年均救助城乡低保对象和特困供养人员37万人,临时救助17.7万人次。基本建立起以保障老年人、困境儿童、残疾人基本生活为重点的福利保障体系,年均用于特殊群体的福利保障资金达到15亿元,每年为32.4万7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4.4亿元,为45.4万60岁以上老年人补贴意外伤害保险700多万元,为2.1万名孤困儿童兑现生活补助6400多万元,为14.5万名困难残疾人和8.6万名重度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2.4亿元,有效保障了孤老残幼等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

  深化改革

  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多年来,我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社会保障领域改革,持续扩面提标,努力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织就了一张愈来愈牢固、愈来愈细密的社保安全网。

  省人大代表、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县长阿琼说,政策的普惠性在基层牧区得到生动实践,2019年河南县民生支出达到13.6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0%以上。发放城乡低保和各类救助金4231.66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238.44万元,社会保障各类保险参保率达100%。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农牧区居住条件改善等一批惠民实事,正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所思、所忧、所盼的问题。

  省政协委员、农工党青海省委副主委赵成茂委员说,作为政协委员,我们以健康青海和美丽青海为主线,认真履行职能,强化精准建言,注重提质增效,为建设健康青海建务实之言、献有用之策。近年来,随着我省居民健康意识增强和消费水平提高,体检行业在我省迅猛发展,助推了“健康青海”建设。但是,我省体检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套餐式”的项目泛滥,体检项目的针对性不强;体检质量参差不齐,价格比较混乱。因此我们建议,针对不同群体作出精准体检项目安排,体检机构开发出合理的体检模式;要对体检项目收费进行定价指导,促进体检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建立相关的体检质量专项督导机制,提升体检行业执业质量,让健康体检作为预防医学的重要一环发挥应有作用。

  统筹推进

  实现民生福祉改善与提升

  社会保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政府工作报告对2020年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依然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加大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和保障力度,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制度,提升残疾人预防和康复服务水平,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再提高10%。重视解决“一老一小”问题,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制度化、常态化。代表委员为此展开热烈讨论,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常委张周平说,刘宁省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三医联动”,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提升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水平,获得了代表委员的阵阵掌声,也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但是,将互联网优势、医疗健康、养老资源三者配置使用,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空间非常大。为此我们建议,整合互联网技术、养老产业、医疗健康资源优势,以联盟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整体性、协调性、连续性、专业化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积极构建全省“互联网+养老+医疗”养老模式。

  “作为来自基层的医务工作者,一定要将两会上的惠民好消息带回去,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针对农牧区妇科、儿科医生相对紧缺的实际,建议进一步加大相关人才培养,提升基层医疗水平,适当扩大和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定点医疗机构级别和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 省人大代表、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王晓华说。

  “社会保障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命题。民政部门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主要承载着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和特殊福利保障的重要任务,必须要加快完善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和特殊群众福利保障两大体系建设。” 诺卫星表示,今后要加快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政策体系,有序推进低保制度城乡一体,持续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建立健全相对贫困边缘群体救助保障制度,逐步推动社会救助向低收入贫困群体、支出型贫困家庭、临时性贫困人口延伸,向“梯度化”方向迈进,不断提升社会救助工作水平,全力兜住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责编:王红玉、杨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