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援青,江源人民不会忘记

2020年10月27日09:48  来源:青海日报
 

北京市参与援建的玉树州囊谦县人民医院。

江苏援建的兴海县安多民俗文化村。资料图片

浙江省援建的德令哈市产业园。青海日报记者 苏烽 摄。

天津市援建的同仁市保安镇蔬菜种植基地。青海日报记者 公保安加 摄

从第一批援青干部踏上千里之外的雪域高原,倾其智、劳其力、尽其责、解其囊,携手青海各族儿女谋划东西部协同发展崭新蓝图,到一批接着一批的援青扶贫项目在青落地,不遗余力地助推青海扶贫提档升级,在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脱贫攻坚、生态建设等多个领域贡献了源源不竭的智慧和力量。

对口援建 改善民生

青海作为西部偏远落后地区,民生基础底子薄,如何打破区域间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如何在打赢脱贫攻坚这场全民战役中发挥对口援青优势?十年间竭力耕植于青海贫困地区的各项扶贫探索和实践,给出了满意的答卷。

走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的街头巷尾,带有“浙江援建”字样的立牌频繁出现在市州医院、图书馆、科技馆、街道服务中心等基层公共服务建筑物上,援建,让这里的交通、医疗、公共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迈上了一个台阶。

自浙江省对口援建海西州以来,累计投入到民生领域的项目资金达4.98亿元,89个涉及各族贫困群众安居、饮水、教育、医疗等的各类民生项目持续实施跟进,既改善了当地群众生活生产水平,还铺就了以民生改善为基石的援青扶贫芬芳路径。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茫曲镇毡匠村,江苏省扬州市援建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十分醒目。活动中心宽敞明亮,休闲广场平整开阔,村民们茶余饭后的生活也因为援建而变得多姿多彩。

“原来村里的道路不平整,经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多亏了援青干部的帮扶,现在村里的道路又宽又平,村民们的房屋也修得崭新。”说起村里的变化,毡匠村党支部书记张全令话语里满是感谢。

在定点帮扶中,扬州市援青干部对毡匠村实施了村级环境综合整治,不仅改变了当地村容村貌,还通过帮扶指导让毡匠村从落后村转变为先进村,极大地改善了村民们的人居环境。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一方面是援青扶贫在民生改善方面一砖一瓦的绵绵之力,另一方面是不断加大投入建设力度,造福贫困群众的久久之功。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从资金、项目、就业等多方面综合发力、多管齐下,山东省同样把助力海北藏族自治州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对口援建的首要任务。

据资料显示,山东省累计投入1.41亿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及游牧民定居项目,改善农牧民生活条件;投入4944万元,改扩建州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在众多援青扶贫项目中民生改善这一内容同样占着很大的比重,民生改善项目的实施也成为脱贫攻坚中开山定土的“利器”。

打通脉络 激发后劲

援青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促使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而“援青+扶贫”更是把对口援建青海工作的锚点抛向了一个帮助青海各族贫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具象当中,这就好比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从而能解决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

位于门源回族自治县泉口镇旱台村浩门河边的门源县冷水鱼育苗基地是山东援建项目,于2018年8月建成,2019年11月23日,该基地举行了鱼苗签约发售仪式,首批62万尾虹鳟鱼苗顺利上市。

门源县冷水鱼项目由山东省援青干部牵线搭桥,依托上海海洋大学的技术支撑,借鉴西藏、新疆冷水鱼养殖经验,2017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2018年12月试运营,2019年11月首次对外销售鱼苗。目前,基地繁育冷水鱼苗达180万尾,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依托两地渔业、种植业、畜牧业等优势资源,投入2300万元,建成了3500平方米的冷水鱼繁殖和育苗基地,结合海洋产业优势推进冷水鱼陆海接续养殖,构建连通鲁青两省产业协作的链条,实现了当年签订协议,当年竣工放苗,当年扶贫见效。”援青干部、门源县委副书记卫玮介绍。

如果说援青扶贫工作中的民生改善部分为强基固本的阶段,那么像门源县冷水鱼育苗基地建设这样生动的实例则是援青扶贫工作向更深层次迈进的“风向标”,用推进项目建设和优势互补产业发展打通了周身脉络,激发了后劲。

乐都富硒黑蒜、平安金丝黄菊、民和电商车间、互助卓扎滩旅游、化隆民族服饰加工、循化乙日亥花海……在海东市,随着无锡市对口援建“1+6+18+N”合作机制的形成,各类优势产业凭借援建帮扶这一“东风”,如雨后春笋般竞相绽放。

如今,在无锡市帮扶资金的援助下,海东市已有67个特色产业基地在当地农牧业产业发展中独占鳌头,仅在2016年-2019年期间累计帮扶资金就达5.03亿元,海东市和无锡市在项目实施和产业发展中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的合作机制,改变了当地以农业为群众增收产业的单一格局,拓展出以特色产业多元发展的携手奔小康新模式。

这样一来,援青结对帮扶不再只是单方面的输入项目和资金,而是将双方的优势因素统筹兼顾,打破了过去仅靠“输血”来扶持当地产业发展的困境,开拓了一个援建方和受援地双方联动,共拓扶贫产业高效发展的新局面。

牵线搭桥 对接产销

在格尔木市,一项助力当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特色农牧产业扶持”的项目正带动扶持当地10家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目前,扶持的10家本土企业在全国各地开辟直营点、代理店75家,参加国内外展销会35次,有效地扩大了产品品牌知名度,拓展了各平台市场销售渠道,累计销售额已达16300万元。

这一项目先是通过整合600万元的援青资金来撬动企业快速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巩固提升农牧民增收能力,而后依托浙江市场众多、商贸发达、电子商务先行等优势,援青干部积极牵线搭桥,拓展了特色农畜产品的营销渠道,促进产销对接,直接带动农户5500余户收益。

脱贫攻坚中孕育出新的发展机遇,才能创造出适合时代的援青扶贫新航路。

黄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甘川三省交界地区,集西部地区、高原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特征于一体,贫穷落后是黄南的基本州情。为进一步解决制约黄南发展的短板问题,实现两地商品的相互流通,援青干部出谋划策,在天津、西宁分别建立了青海省特色产品销售中心。

今年7月份,7辆满载着农副扶贫产品的货车从同仁市驶向天津,黄南州价值近1000万元的黄果梨制品、有机牛羊肉、羊毛被等特色农畜产品再次亮相天津,开启了开放交流、合作共赢的援青扶贫新篇章。

据此前报道,由天津援建的“天津·黄南”生态农牧业科技示范园项目中,探索了葡萄、冬枣树、平菇等农业科技的实验种植,并多次组织黄南州企业赴天津参加“津洽会”“食博会”等活动,建立了黄南州特色产品的内外销渠道。

自对口援青以来,在中央各部委、央企及各兄弟省市大力支持下,以自身优势为依托,提升发展质量和帮扶效率,建立健全结对帮扶长效机制,以要素和项目建设为杠杆,变“输血”为“造血”,援青工作取得阶段性、历史性成效。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前,青海的发展格局迈入新的节点,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而十年结成的援青厚谊,正在巩固脱贫成果,在推进全面小康建设的波澜进程中持续发力。

(青海日报记者 苏烽 执笔,尹耀增 洪玉杰 陈俊 陆广涛 王菲菲 刘伟参与报道)

(责编:刘沛然、陈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