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本網專稿

博物館緣何“圈粉”年輕人?

馬可欣
2025年08月25日09:27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以前隻在電視上看到過,這次能親眼看到條紋彩陶靴,我感覺很激動!”來自福建省福州市的蔡玴銘興奮地說。今年暑假,他和爸爸一同開啟了這趟青海之旅,而青海省博物館成了他們了解青海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來到青海省博物館,可以看到,門口已排起蜿蜒百米的長隊,清一色的年輕面孔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暑期青海省博物館迎來了參觀熱潮,日均游客接待量突破一萬人次。

游客在青海省博物館拍照打卡。人民網 馬可欣攝

博物館緣何“圈粉”年輕人?

在社交媒體時代,年輕人熱衷於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博物館裡獨特的文物、精美的展覽布置、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創產品,都成了他們拍照打卡的絕佳選擇。

“我很喜歡這個彩陶壺冰箱貼,它將古老的彩陶藝術以全新的形式呈現,讓歷史不再遙不可及。”來自山東章丘的大三學生王建偉說。據了解,青海省博物館馬家窯系列文創冰箱貼暑期旅游旺季月銷可達千余件。

青海省博物館內的鸮面陶罐。人民網 馬可欣攝

光是拍照打卡,還遠遠不夠。許多年輕人走進博物館,是為了探索這座城市的歷史與文化魅力,給自己加一頓精神“營養餐”。“不管去哪裡旅游,我一定會和家裡人去當地的博物館,這是了解一座城市的窗口。”來自河南的中學生鄭林蕊向來訪者分享著自己的想法。

如今的博物館早已擺脫了傳統沉悶的展示方式,借助數字化、沉浸式等創新手段,讓歷史綻放新的光彩。

走進青海省自然資源博物館的地球科學展廳,裸眼3D技術重現青藏高原隆升過程,讓海拔變化的億萬年地質史詩在眼前生動鋪展。對於小朋友來說,來到這裡不僅可以放鬆身心,更是獲得了一次學習充電的機會。

小朋友正在青海省自然資源博物館內體驗相關項目。人民網 馬可欣攝

“暑假期間,我們還舉辦了小小講解員、親子觀鳥、專家講堂、博物館之夜、地質研學等活動,有效地豐富了少年兒童暑期生活。”青海省自然資源博物館副館長張鐘月表示。

作為國內首家以自然資源為主題的省級博物館,青海省自然資源博物館2025年7月至8月下旬累計接待游客超3.8萬人次,參觀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2倍。

張鐘月向來訪者展示青海省自然資源博物館的數字平台。人民網 馬可欣攝

面對暑期客流高峰,青海省自然資源博物館更是多舉措優化服務保障,每日將開館時間延長1小時,滿足更多游客參觀需求。展廳內,新升級的手機導覽系統讓游客掃碼就能聽到生動有趣的自然知識。“這個AR導覽太酷了,恐龍居然在手機裡‘活’過來了!”來自河北石家庄的安嘉澍舉著手機激動地向媽媽展示。

游客正在自助智能導覽機前領取設備。人民網 馬可欣攝

最受歡迎的還要數館內的4D科普影院和大美青海反重力體驗倉。在4D科普影院,當影片播放到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雅丹地貌的巍峨時,座椅隨之震動,引來陣陣驚呼。反重力體驗倉內,孩子們則在歡笑聲中感受著青海的壯闊美景。

青海省自然資源博物館內,游客正在參觀。人民網 馬可欣攝

當璀璨文明遇見創意無限的時代,博物館不再是塵封歷史的陳列室,它成為了連接過去與未來、知識與趣味的潮流坐標——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正在青海省西寧市的夜晚裡煥發新的生機。

(責編:楊啟紅、張莉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