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本網專稿

民和金田新村:生活向好 幸福加碼

人民網記者楊啟紅 實習生張秀青
2025年08月07日11:05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好球!”“攔住他!”“加油!”……午后,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中川鄉金田新村感恩廣場上熱鬧非凡,來自中川鄉21個村的16支球隊正在這裡角逐“感恩杯”籃球賽。

場內運動員你追我攔,揮汗如雨﹔場外,觀眾裡外三層,有說有笑,好不熱鬧。稚氣未脫的少年們全神貫注觀賽,看到自己村裡的球隊贏球時,吶喊慶祝,當然,自己村裡的球隊輸球了,也不免跺腳深表遺憾。

為豐富搬遷群眾文化生活,中川鄉組織了這場鄉村籃球賽,為的是讓歷經砂涌災害的三川兒女,在賽場內外交往交流交融,盡顯感恩奮進的精氣神。

籃球賽現場。實習生 張秀青攝

時間銘記著傷痛,更見証著新生。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積石山6.2級地震突如其來,青海省民和縣、化隆縣、循化縣42個鄉鎮16.12萬居民受災,其中,中川鄉金田村和草灘村因地震引發砂涌災害,成為青海災區受損最嚴重的區域。

如今,金田新村已然是全新面貌——276戶、1283人在這裡安家,老年活動中心人來人往,幸福食堂飯菜飄香,黨群服務中心功能完備……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起來了,用起來了,村民們的日常生活更加便捷,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攀升。

而原來的老村逐漸成為村民們生產的場地,農田、養殖場所等都有分布,漸漸地,“新村管生活,老村管生產”的布局基本形成,村民們的生活與生產井然有序。

金田新村感恩廣場。實習生 張秀青攝

“我們家的新房子有120平方米,坐北朝南,冬天格外暖和。”村民楊昌有搬進了統規統建的新家,新家闊氣敞亮。政府出資建設80平方米,超出的40平方米補貼了70000元尾款。“新屋裡的馬桶、淨水器、熱水器都是政府配套提供的,我們拎著包就住進來了,啥心都沒操。”說起這新房子,楊昌有喜上眉梢。

中川鄉鄉長劉培俊介紹,金田新村共有80平方米、120平方米、160平方米三種戶型,80平方米的由政府出資建設,保障群眾基本生活,120平方米和160平方米的則由村民根據自身需求選擇,補齊相應尾款即可。

村民新居。實習生 張秀青攝

“想辦理貸款需要哪些手續?”“家裝補貼怎麼申請?”時不時有前來金田新村黨群服務中心辦理業務的村民,黨群服務中心門口物管辦的牌子格外醒目,這是個集管理與服務於一體的新機構,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總能在這裡得到答復。

社情民意被及時收集反饋,避險搬遷政策得到宣傳,鄰裡糾紛也能被協調化解……“物管辦成立一個月來,已為群眾排憂解難13次,回應咨詢22次,宣傳政策21次,化解糾紛5件。”據中川鄉黨委副書記馬睿介紹,物管辦正成為村民們的“貼心管家”,為和美鄉村建設添磚加瓦。

黨群服務中心內的監控室內,屏幕上50個帶擴音器的攝像頭實時傳回新村各個角落的畫面。“這智慧平台既能喊話又能錄像。”馬睿表示,科技賦能之下,村裡的管理更高效、更便捷,也讓村民們的生活多了一份保障。

當地群眾觀看球賽。實習生 張秀青攝

感恩廣場上空的歡呼聲與喝彩聲久久回蕩,黨群服務中心內前來辦事的群眾來來往往……如今,在金田新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已然成為現實圖景。

(責編:馬可欣、甘海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