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滾動新聞

讓技術演進與就業促進雙向奔赴(縱橫)

范嘉欣
2025年07月07日09:1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在未來數十年,熟練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為大多數職業的必備技能,並深刻影響就業市場。就業市場變革的本質,從來都是技術演進與人力資本價值重估的雙向奔赴。

  新技術的發展,一直伴隨著就業的“替代效應”。在現代化的汽車工廠裡,會操作機械臂的工程師正在取代傳統流水線上的一些崗位﹔傳統的大型零售商近年來大規模投資直播電商,拒絕數字化轉型的企業則步履維艱……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往往會導致重復性、標准化的就業崗位被替代,這是我們當前需要直面的挑戰。

  然而,作為經濟土壤中的“超級肥料”,新技術既帶來傳統崗位的替代,更促進新興產業發展,直接創造新的崗位需求。現實中,一個人工智能訓練師的誕生,可以孕育數據標注、倫理審查等衍生崗位﹔每座光伏電站的並網,可以催生更多智能運維工程師崗位……當一些傳統崗位逐漸消失,更多新職業卻如春筍般破土而出,為就業市場繁榮提供新的機遇。

  需要理性看待的是,新技術創造的就業機會,並非均勻分布。比如,當前就業市場出現某種程度的“數字鴻溝”,一邊是算法工程師年薪可觀卻招不滿人,一邊是大量傳統行業勞動者面臨技能斷層。這種“有活沒人干、有人沒活干”的現象,凸顯就業市場的結構性矛盾,其本質是勞動力技能、素質與市場需求不匹配。

  能否增強產業與就業的協同性,如何培育就業擴容提質新動能,關系到結構性矛盾的有效解決。一方面,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在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創造更多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推進生產性服務業融合發展和生活性服務業多樣化發展,讓生產擴張帶來的就業“創造效應”大於技術進步帶來的“替代效應”。

  另一方面,抓住就業市場供需不匹配的症結,推動高等教育、職業教育與產業升級步伐相適應。比如,緊盯市場需求,動態調整高等教育學科設置﹔推動職業教育改革,搭建多樣化的技能培訓平台,幫助傳統行業工人更新技能,而不是“拿著算盤應對量子計算機”。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讓創新技術應用與就業優先相互促進,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才有堅實保障。

  無論是蒸汽機車取代馬車,還是智能手機淘汰膠片相機,歷史和現實反復証明,技術進步是把市場蛋糕做大的“魔法師”,推動就業結構不斷向更高價值領域遷移。只要我們准確把握新技術重塑就業市場的客觀規律,堅持經濟發展就業導向,構建覆蓋全面的職業技能提升系統,定能為就業長期穩定創造良好條件。

  (摘編自《江西日報》,原題為《解決“有活沒人干、有人沒活干”》)

(責編:馬可欣、楊啟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上海音樂學院援青工作站在果洛西寧民族中學挂牌成立
  人民網西寧7月4日電 (記者楊啟紅)7月3日,上海音樂學院與青海省建立對口幫扶特色音樂思政、民族地區拔尖音樂人才培養機制工作座談會在果洛西寧民族中學舉行。同時,上海音樂學院援青工作站在果洛西寧民族中學挂牌成立﹔青海師范大學、青海民族大學挂牌成立民族地區拔尖音樂人才聯合培養基地、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基地·青海分基地、“大思政課”教育實踐基地。…
2025環青賽,蓄勢待發!
  雪山映襯金色花海 車輪劃過22℃的清涼夏日 2025“中國工商銀行杯”第二十四屆環大美青海國際公路自行車賽(以下簡稱“環青賽”) 在高原大地掀起一場速度風暴 本屆環青賽將於7月5日在青海省西寧市開幕 7月6日至7月13日進行比賽 7月13日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閉幕 作為國際知名體育賽事 環青賽以高水平競技性和廣泛的國際影響力 為青海帶來了大量關注度 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來到青海開啟環青賽“觀賽之旅” 賽事拉動了當地旅游、餐飲住宿、交通出行等消費 本屆賽事總裡程1400公裡 參賽選手將在騎行中 穿越雪山、草原、湖泊與花海 車輪下的每一公裡都展現著青海獨特的生態魅力 環青賽組委會 更是以“精准預報、全域覆蓋、科技賦能”為核心 全面啟動賽事氣象保障服務 環青賽期間 是青海各地群眾及旅游人口最為密集的時期 沿途各承辦地依托沿線特色景區景點 策劃精品旅游線路 打造“旅游+賽事”模式 讓賽事活動與地方旅游相得益彰 營造“以賽促旅、以旅興賽”的濃厚氛圍 提升“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品牌影響力與美譽度 環青賽的背后 是一條產業升級 文旅融合的創新發展之路 當車輪轉動 消費引擎激活雪域高原的盛夏激情 這場扣人心弦的體育賽事 正蓄勢待發 (圖片均由賽事組委會提供).…
人民日報看青海 | 二十九年磨一劍 引大濟湟有多“美”
  原標題:青海最大跨流域調水工程六月二十九日正式投入運行 二十九年磨一劍 引大濟湟有多“美” 圖①:黑泉水庫及周邊生態。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圖②:今年6月拍攝的石頭峽水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