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海將實施十大類45項民生實事工程

人民網西寧4月14日電 (記者楊啟紅)4月14日,青海發布了2025年民生實事工程主要任務,涉及就業穩基、教育提質、健康青海、住房保障、一老一小、城市更新、和美鄉村、關愛幫扶、惠民服務、交通出行十大類,共計45項民生實事工程。
其中,就業穩基方面,圍繞城鄉重點就業群體,組織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8萬人次﹔廣泛開展“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服務月”等公共服務活動,組織開展就業服務招聘活動200場次,確保全省城鎮新增就業6萬人以上,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106萬人次以上﹔調整技工院校專業設置,增設與新能源、綠色算力等新興產業對應的專業。
教育提質方面,實施全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嚴格落實膳食補助標准﹔進一步擴大青海理工學院、青海職業技術大學招生規模﹔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1000名以上,招收國家和地方公費師范生500名以上,提升教師隊伍建設水平。
健康青海方面,健全醫療保險參保長效機制,優化城鄉居民醫保籌資結構,提高財政補助標准﹔建成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國家中醫區域醫療中心,投運海東市、海南州、玉樹州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在10家醫療機構開展為期一年的“無陪護”病房試點工作﹔全省二、三級公立綜合醫院、公立中醫醫院,縣級以上婦幼保健院均提供兒科服務﹔推動市州內醫療機構之間檢查檢驗結果互認項目超過200項。
住房保障方面,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2萬套,統籌完善小區內供排水、供氣、供暖、供電、通信、消防等設施短板﹔強化困難群體住房保障,為4910戶城鎮住房困難家庭發放公租房租賃補貼﹔實施2.6萬戶以上農牧民居住條件改善工程。
一老一小方面,實施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不少於1500戶,改造農村互助幸福院100個﹔實施“明眸工程”,為不少於1000名農牧區群眾和城市低收入家庭老年白內障患者開展復明手術﹔完善促進生育政策,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確保全省總托位數達到27360個,千人口托位數達到4.5個。
城市更新方面,開展城市和縣城建成區黑臭水體排查﹔提升西寧市城市街道夜間照明條件,消除城區夜間照明盲點,新安裝路燈300盞,修復路燈1700盞,保障人民群眾夜間出行安全﹔新建、改造城市建成區排水管網460公裡,加快補齊排水防澇設施短板。
和美鄉村方面,實施和美鄉村建設項目100個,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改造或新建農村戶廁2萬座,穩步擴大農村衛生廁所普及范圍﹔實施農村牧區生活污水治理和小流域綜合治理提質增效項目,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關愛幫扶方面,推進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將所有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按照其困難程度分別納入特困、低保及剛性支出困難家庭等低收入人口范圍,切實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調整提高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准,為1.5萬名殘疾人(含殘疾兒童)提供康復醫療、康復訓練、輔助器具適配等精准康復服務﹔在全省有線電視網絡覆蓋范圍內,向全省各級民政、殘聯、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等單位建檔立卡或在冊的4.9萬戶特殊群體,提供有線電視免費收視維護服務。
惠民服務方面,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開展“雙品網購節”“網上年貨節”“老字號嘉年華”等消費促進活動﹔實現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70處以上﹔建設住宅小區電動自行車充電端口不少於3000個。
交通出行方面,開展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實施農村公路安防工程100公裡、危橋改造5座、“我家門口那座橋”工程500座﹔持續推進全省汽車客運站聯網售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