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本網專稿

青海:看算力與電力如何共舞

馬可欣
2025年03月26日09:03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算電協同,是指計算資源與電力資源的統籌調配,旨在通過兩者的協同互動,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算電協同是應對數據中心電力供應不足問題的關鍵發力方向,未來將會通過綠色電力轉化綠色算力、綠色算力賦能電力生態的方式,為綠電消納開辟新路徑。

青海作為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接續儲備地,境內水豐、光富、風好、地廣,全省可用於新能源開發的荒漠化土地約10萬平方公裡,發展清潔能源前景廣闊,潛力巨大。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光伏產業園區。人民網 馬可欣攝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光伏產業園區。人民網 馬可欣攝

自2024年3月在北京召開青海綠色算力產業發展推介會以來,青海綠色算力快速發展,與阿裡、百度、京東等頭部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建成全國首個清潔能源和綠色算力調度中心﹔全球首個“自發自儲自用自保”綠色微電網萬卡算力中心示范項目啟動……開辟綠色算電產業協同發展新賽道,青海成為全國首個綠色算電協同試點省。

“我們著力建設西寧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園、海東零碳算力產業園,加快推進柴達木微電網算力中心示范項目,聚力打造集‘源網荷儲’和綠色算力為一體的全功能綠色算電協同發展集聚區。”青海省數據局副局長陳衛軍表示。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龍羊峽水電站。人民網 馬可欣攝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龍羊峽水電站。人民網 馬可欣攝

算電協同的深層邏輯在於能源與信息的價值重構。

2024年以來,青海搶抓國家“東數西算”“東數西儲”等重大戰略機遇,積極探索“清潔能源+綠色算力”產業發展模式,推動綠色電力向綠色算力轉化,聚力打造綠色算電融合協同發展新高地。

當長三角的金融機構調用青海算力處理量化交易時,其數字賬單上同時記載著減少的碳排放量,這種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的綠色溯源體系,正在重塑數字經濟的價值評估標准。區塊鏈技術的深度應用更讓每度綠電都擁有“數字身份証”,從光伏板產生電流的瞬間到驅動服務器芯片完成計算,能源的綠色屬性在數字空間實現了全生命周期追溯。

龍羊峽水電站。人民網 馬可欣攝

龍羊峽水電站。人民網 馬可欣攝

在綠色溯源體系建設方面,青海更是構建了覆蓋全省的能源區塊鏈平台,每個清潔能源電站、每座數據中心都作為節點接入網絡。綠電溯源系統,可實時追蹤每兆瓦時綠電的來源構成、環境效益及流轉路徑,生成的數字証書在東部的碳市場獲得廣泛認可。

這種透明可信的溯源機制,不僅增強了青海綠電的市場競爭力,更推動形成了“西電東送”與“東數西算”的戰略閉環。

±800特高壓青南換流站相關變壓器設備。人民網 馬可欣攝

±800千伏特高壓青南換流站相關變壓器設備。人民網 馬可欣攝

“截至2024年底,全省電力總裝機7190.4萬千瓦(含儲能208.1萬千瓦),其中清潔能源裝機佔比94.6%(發電量佔比84%),新能源發電裝機佔比70.7%(發電量佔比45%),均居全國前列。青海省成為全國清潔能源發展的標杆,清潔能源成為青海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金名片。”青海省能源局副局長周武表示。

3月28日,第二屆青海綠色算力產業發展推介會將在北京舉辦。此次推介會將向全國乃至全球推介青海綠色算力產業,吸引更多企業、人才和資源匯聚青海,推動產業持續高質量發展。

當算力成為新興生產力,青海正通過構建算電協同的綠色數字底座,在數字經濟領域開創出“綠色即競爭力”的新型發展模式。

(責編:況玉、張莉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