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黨群服務中心的創新實踐

在平均海拔3000米的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草原,一座黨群服務中心正悄然改變著基層治理的生態:偏遠地區的牧民黨員通過“雲端黨課”在線學習,網格員用手機APP上報汛期險情,唐卡藝術與VR黨史展館共處一室,社區群眾精心排練的節目有了展示的舞台……作為青海省首個智能化黨群服務中心,黃南州以科技賦能傳統黨建,用服務對接民生需求,讓“黨員動起來、群眾走進來、服務沉下去”成為高原牧區的新常態。
黃南州黨群服務中心。人民網記者 甘海瓊攝
VR體驗館、沉浸式體驗館、智慧黨建展示廳……在黃南州黨群服務中心,現代科技與傳統黨建的碰撞令人耳目一新。“這些都能用得上?”記者提出疑問。“能!而且利用率很高。”黨群服務中心負責人公保扎西說,每一個功能分區都能用上,有時候還有些不夠用。戴上VR設備,便可“穿越”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感受紅色歷史的震撼﹔在黨史知識競答互動屏前,年輕人爭相挑戰答題,學習黨的理論變得趣味盎然。
“建好一座黨群服務中心,得用起來才行。”公保扎西介紹道,以前社區群眾精心排演的節目沒有可以展示的舞台,機關單位想搞個職工文化活動沒有合適的場地,農牧民各類培訓沒有可用的場所……服務中心在運行過程中發現,好多以前被時間、場所限制的活動都能在這裡實現,用各種活動拉近黨群距離、增進民族團結。
在黨群服務中心舉辦的勞務品牌評審活動。黃南州黨群服務中心供圖
百姓大舞台、心理咨詢室、微黨校、休閑文化長廊、書畫室等12個特色功能區,成為黨建引領的堅強陣地、整合資源的共享空間、服務黨員群眾的“溫馨家園”。中心建成到現在,已接待省內外各級黨組織1060個,黨員干部群眾30452人次,被青海省委組織部評選為省級“黨支部組織生活共享陣地”,挂牌“黃南銀發先鋒連心站”“全州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基地”“黃南州群團協同化教育培訓基地”。
平均每天3場活動的利用率,讓服務團隊更加積極地為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群眾提供多元化、精准化、專業化服務。“過去搞活動總是‘老三樣’,現在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組合套餐!”公保扎西說,依托“全流程、套餐式、專業化”服務模式,黃南州黨群服務中心將分散資源整合為標准化“服務產品”:基層黨組織隻需通過“黃南先鋒”平台預約,即可選擇“理論學習+實踐體驗+志願服務”等組合套餐,並由中心配備講師、場地和技術支持。
在黨群服務中心舉辦的青年職工交友聯誼會。黃南州黨群服務中心供圖
“我會參與到新任村干部培訓中的一些課程,比如鄉村振興政策宣講解讀,都是我擅長的領域。”黃南州委黨校高級講師王美玲擅長的政策宣講內容,也成為組合套餐中的一部分,延展了政策宣講的覆蓋面。
聯合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開設課程,既傳承文化又助力就業﹔針對青少年推出的“行走的思政課”,讓學生在互動中感悟信仰力量……各類主題活動參與率提升了,群眾滿意度提高了,黨群服務中心成為凝聚人心的“磁場”,這種“黨建+服務”的模式,為破解“空殼化”難題提供了新思路,陣地效能成倍釋放。
當地農特產品進駐黨群服務中心。人民網記者 甘海瓊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以足球為媒 釋放城北發展新動能
- 人民網西寧3月19日電 (況玉)為全面落實省市推進“農體文旅商”五業融合發展工作要求,探索布局“足球飛地”新模式,加快推動城北區與曲麻萊縣構建“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常態化足球工作新格局,3月18日上午,西寧市城北區攜手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在西寧市召開城北區足球工作會議。會議聽取全區足球工作有關情況匯報,城北區足球協會負責人、城北區全民健身中心負責人、城北區足球隊教練代表及曲麻萊縣女子足球隊球員代表分別作了交流發言,城北區人民政府與曲麻萊縣人民政府簽訂了校園足球合作協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