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本網專稿

青海全力打造高原康養新高地

況玉
2025年03月07日10:27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2024年,青海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著力打造生態文明高地,構建以產業“四地”為主體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堅決履行美麗中國建設的青海責任。全國兩會期間,人民網青海頻道推出系列報道,展現青海各地各部門統籌兼顧、協同發力,通過創新賦能、改革破障、開放聚力,持續推動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針灸推拿舒筋通絡、火龍罐驅寒除濕、優杰活血行氣、煳兒美調理臟腑……走進西寧市城北區中醫院,13名醫護人員為市民游客提供中藏醫適宜技術體驗。“我們將非遺傳承與現代養生相融,為患者進行體質辨識,特制養生藥膳、中藥茶飲,教授養生操,讓大家舒心安住。”黃金海拔2200青藏高原康養中心負責人焦萬博介紹。

除40余種中藏醫理療外,黃金海拔2200青藏高原康養中心還設有康養大講堂、康養產品展銷區等功能區,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健康養生、文化體驗、科普教育為一體。

煳兒美療法。人民網 況玉攝

煳兒美療法。人民網 況玉攝

城北區圍繞打造“黃金海拔康養之都”目標,充分利用轄區康養資源富集優勢,盤活現有閑置資產,著力推動“康養+旅游”產業融合互促發展,加快形成“生態旅游+養老房產+康養文化+適老設施+智能服務”產業模式,匯聚合力發展旅游康養新業態。

這是青海省全力打造高原康養產業的一個縮影。

針灸療法。人民網 況玉攝

針灸療法。人民網 況玉攝

青海省作為青藏高原的重要組成部分,平均海拔高達4058米,是急慢性高原病的高發地區。青海高原醫學研究始於20世紀50年代,目前已經在高原病防治、高原康養等方面取得了諸多研究成果,匯聚了一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天一領銜,層次多樣、學科多元的高水平科研隊伍。目前青海省已經擁有高原醫學、醫學基礎教育、重大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平台40個,高原醫學相關重點實驗室21個。

“高原健康養護學,是充分利用高原的適度海拔、特定氣候和在良好生態環境下,通過低氧應激和特定訓練來激活和提高人體的生理機能,從而達到提高健康水平和防治某些疾病的效應。”中國工程院院士、“七一勛章”獲得者、高原醫學事業開拓者吳天一介紹。

高原康養對海拔有著嚴苛要求,1500米至2500米的區間被視為理想之選,而3000米則是氧離曲線的關鍵拐點,適宜開展間歇性低氧訓練。吳天一院士在學術研討會上提出的這一理念,讓青海憑借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從康養領域的“后進者”一躍成為備受矚目的“潛力股”。

高原醫學研究中心啟動儀式現場。人民網 馬可欣攝

高原醫學研究中心啟動儀式現場。人民網 馬可欣攝

青海高原醫學研究自20世紀50年代起步,多年來,初步形成高原醫學研究體系,基礎研究持續加強、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多項臨床研究成果受國際矚目。

2024年7月,首屆高原康養醫學學術研討會在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召開,青海成為全國首個推動高原康養納入省域深化改革任務、全國首次匯聚各地專家學者共商高原康養科學創新發展達成共識的省份。

2024年9月,青海省委十四屆七次全會通過的《中共青海省委關於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青海實踐的決定》,首次把“高原康養”作為本地特色優勢產業寫入其中。

2025年青海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高標准建設高原康養產業聚集區和示范區,構建 “醫、養、研、體、旅”多元融合產業體系。

吳天一院士《高原康養——青海是個好地方》新書發布座談會現場。人民網 馬可欣攝

吳天一院士《高原康養——青海是個好地方》新書發布座談會現場。人民網 馬可欣攝

高原醫學研究中心正式啟用、《高原與肥胖及糖尿病》《高原康養—青海是個好地方》專著出版、首屆高原康養醫學學術研討會召開﹔高原醫學產業鏈條初步形成,人才培養持續跟進﹔高原醫學“一體兩翼”成形,高原康養產業“四個結合”正在推進中……

一個個成果展示著青海高原康養產業的蓬勃發展之勢。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青海省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公保扎西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青海作為高原康養策源地和落實地,具有得天獨厚的世界黃金海拔(1500-2500米),豐富的山宗、水源、淨土、多民族文化、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等資源優勢,專業的領軍人物和團隊,扎實的工作基礎等,具備發展高原康養產業的先天優勢,是值得社會各方面合力推動的民生經濟新增長點和朝陽產業,對青海省融入健康中國戰略大局具有重要意義。

已於2024年12月6日揭牌的城北區黃金海拔2200青藏高原康養中心,作為目前西寧唯一一個高原康養的承載地,為這片土地增添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截至目前,已經接待了來自江蘇、北京、西安等全國各地的游客近千人,他們對中藏醫療法很感興趣,對周圍的環境也贊不絕口。”焦萬博說。

“高原康養產業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經濟,輻射帶動能力強,幾乎捆綁了科技、衛生、生態、旅游、文化、體育、食品等各個領域的全產業鏈條。”公保扎西說,高原康養理論創新讓青海把康養產業發展的區域、地理、氣候劣勢變為優勢。以高原醫學康養基地建設為牽引,發揮核心基地輻射帶動作用,把與高原康養產業相關產業的“珠子”串起來,進而形成青海高原康養產業鏈,打造高原康養品牌,釋放青海高原康養產業集聚效益未來可期、任重道遠。

(責編:馬可欣、張莉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