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本網專稿

青海綠電綠算融合向新圖強 為何?何為?

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
2025年03月06日12:59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2024年,青海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著力打造生態文明高地,構建以產業“四地”為主體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堅決履行美麗中國建設的青海責任。全國兩會期間,人民網青海頻道推出系列報道,展現青海各地各部門統籌兼顧、協同發力,通過創新賦能、改革破障、開放聚力,持續推動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1月16日,中國聯通·阿裡雲萬卡綠色算力項目在西寧點亮,標志著青海在自主可控的大規模智能計算基礎設施建設上取得突破,將為青海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2月19日,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年內首個重大項目——中國移動(西寧)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基地建設項目在南川工業園區正式開工建設,標志著西寧開發區在推動綠色電力和算力融合領域取得實質性進展,西寧市十萬卡級智能算力產業集群建設邁出關鍵一步,將有力推動“源網荷儲一體化”產業生態協同發展。

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基地建設項目現場。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攝

2月20日,青海省海東市綠色算力產業集中簽約暨推介活動舉行,現場共簽訂2份長期戰略協議,4份框架協議,6份項目投資協議,意向投資140億元。

……

2025年開年以來,青海綠色算力領域頻頻傳來“好聲音”,這既是凝心聚力之舉,更是砥礪奮進之基。

近年來,青海省委、省政府搶抓數字化發展機遇,以綠電賦能新興產業集群化發展,壯大經濟新動能,推動綠電綠算融合成為青海最具特色、最具優勢、最具潛力的新質生產力。

為何?

所謂算力,簡單來理解,就是對數據或信息的處理能力,包括存儲、計算等。算力是抽象的,它的載體卻實在可見,就是以數據中心、智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

強大的算力需要源源不斷的電力支撐,即算力的盡頭是電力。那麼電力從哪兒來?

放眼青海,這裡的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位居全國第五﹔全年日照時間達2500小時至3650小時,太陽能資源理論可開發量35億千瓦,技術可開發量位居全國第二﹔風能技術可開發量7555萬千瓦,是我國第四大風場﹔可用於新能源開發的荒漠化土地10萬平方公裡以上。豐水、富光、風好,青海最大的優勢便是豐沛的清潔能源。

青海大地,風力發電機隨風旋轉,發出綠電。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攝

2023年,青海新能源發電量首次超過水電成為省內第一大電源,在全國率先實現新能源裝機和發電量佔比“雙主體”。同時,青海已經形成750千伏東部“日”字形、西部“8”字形的電網布局,青海電網與西北主網聯絡通道增至7回,已形成東接甘肅、南聯西藏、西引新疆、直通中原的交直流多端樞紐型電網,送、受電能力均超過千萬千瓦,條條銀線,讓更多綠電高比例、大規模接入電網,助力送得出、用得好。

由此可見,支撐算力的電力源是綠電,如此一來,就實現了算力到綠色算力的升級。

除了資源優勢之外,青海氣候干燥、冷涼、潔淨,常年干燥度2.38,年平均氣溫3.4攝氏度,數據中心可實現全年314天自然冷卻,制冷用電比全國平均水平低40%左右,與國內其他地區相比投資成本降低20%,運營成本降低30%,投資回報周期縮短2年,是發展綠色算力產業的“天然良港”。

資源優勢足矣,青海何為?

看政策規劃,《青海省加快融入“東數西算”國家布局工作方案》《青海綠色零碳算力網絡建設行動計劃(2023—2025年)》《青海省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青海省綠色算力基地建設方案》《青海省促進綠色算力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等文件相繼出台,明確了綠色算力產業的戰略定位和發展路徑。

位於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的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綠色大數據中心。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攝

看標准制定,青海發布了全國首個綠色算力地方標准,涵蓋綠色算力基礎設施等級評定、清潔能源利用評價方法、信息系統能效等級等5項標准,為行業規范化發展提供依據。

看科技創新,制定《科技支撐青海省綠色算力基地建設行動方案(2024-2028年)》,以建設青海綠色算力基地為目標,提出異構算力與算網一體化關鍵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數據安全關鍵技術等三個研究方向,布設24項重點任務﹔支持成立“青海省綠色算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推動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青海大學分中心落地,填補超算基礎設施空白。

看要素保障,實施《青海省集聚綠色算力人才的十條措施》,建立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共同體和專家庫,通過“帥才科學家負責制”項目吸引高層次人才﹔優化備案審批流程,強化數據安全監管,保障項目高效落地﹔以西寧—海東為核心建設智算超算集群,打造河湟新區省級綠色算力產業集聚示范區。

……

截至2024年年底,青海省已建在建標准機架規模達9.3萬架,是年初的2倍多,算力規模達8400PFLOPS(1PFLOPS即每秒千萬億次),比年初淨增8000PFLOPS。

從資源優勢到發展勢能,青海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抓落實,高原大地綠色算力產業發展正當其時。

(責編:馬可欣、張莉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