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建強青海綠色算力發展主陣地

在全力打造綠色算力產業閃亮名片的征程中,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西寧開發區”)正以南川、東川工業園區為依托,加速構建綠色智算的核心集聚區。
當下,西寧開發區作為青海綠色算力發展的主陣地,正以“高原綠電+智能算力”的創新模式,推動數字經濟與清潔能源深度融合。
2月10日,西寧市綠色算力產業招商引資、人才引進和服務保障新聞發布會召開。會上,青海省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王中毅針對西寧開發區綠色算力產業的進展與規劃作了具體介紹。
據介紹,在“東數西算”戰略指引以及省市全力支持下,西寧開發區已建成8個數據中心集群,部署超1.7萬架標准機架,形成5300P算力規模。
其中三大標杆項目尤其值得關注:中國聯通·阿裡雲萬卡智算集群實現“建成即滿負荷運營”,成為國內首個基於雲集算調度的大規模智算集群。國家超算無錫中心青海分中心以5P FLOPS算力領跑西北高校。南川工業園1700畝綠電協同示范產業園已吸引華為、阿裡雲等頭部企業入駐。
此外,西寧市被譽為全國首批“千兆城市”,西寧開發區已建成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西北四省至青海的網絡時延整體降低50%,並打造出西北地區首個根鏡像服務器,解析時延降至1毫秒,同時投運的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和超大出口帶寬(超過13TBps)也不斷提升區域競爭力。
中國移動青海公司高原綠色算力中心基地、青海大學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等重點項目正緊鑼密鼓安排開工,進一步鞏固經濟技術開發區在綠色算力領域的領先地位。
綠電驅動算力,數據反哺生態,雙向賦能構建生態閉環。
依托青海84%的清潔能源佔比,西寧開發區創新構建"1+3+X"產業體系,推動光伏、儲能與智能調度系統深度融合,打造“就地發電、就地用電”的綠色生態模式。
同時,通過6兆瓦光儲充微電網實現綠電直供,虛擬電廠調度系統將棄風棄光率降至3%以下。
“綠電+算力”創新模式,正在改寫全球數據中心能效標准。
“我們不止做數據中心,我們志在打造全算力產業生態。”王中毅說道,綠色算力在降碳、提升資源利用率與促進產業轉型等方面呈現出巨大潛能。
如今,西寧開發區清潔能源裝備制造、鹽湖資源及特色化工、合金新材料等產業體系完善。聚集亞洲硅業、黃河水電、高景、阿特斯、麗豪、天合光能、弗迪電池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同時,西寧獲批工信部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將在6大行業對360家中小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造,這些都為算力應用提供了充足的場景需求。
力爭建成5萬台機架規模,突破算力規模10萬P﹔
深化光伏儲能與算力平台融合,不斷降低能耗、提升綠色運行效率﹔
深化產學研對接,打造高原算力與特色產業應用示范工程﹔
持續深化簡政放權,優化服務流程,降低企業辦事成本﹔
……
提及未來規劃,王中毅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加速綠色算力產業的壯大、升級,力爭在未來3至5年內實現跨越式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挖掘“春日經濟”潛力 西寧打出農體文旅商組合拳
- 人民網西寧4月4日電 (記者楊啟紅)4月3日,2025西寧農體文旅商產品推介暨春游西寧活動發布儀式舉行,西寧市農體文旅商相關單位分別發布了春季旅游精品線路、重點賽事活動、“心動西寧 春滿河湟購物季”主題活動、 春日採摘體驗基地等,旨在推動農體文旅商融合發展,以文旅賦能消費,挖掘“春日經濟”潛力,激發市場活力,營造濃厚春日旅游氛圍,不斷提升春季旅游吸引力影響力。 活動現場。…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