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原創稿件

聚焦2025青海兩會

乘“風”沐“光” 聚力打好“綠電牌”

陳明菊
2025年01月23日08:15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三江源頭,綠色算電涌動勃發,活力青海風生水起。

“綠色算力聚勢賦能,依托綠電豐沛、氣候冷涼干燥潔淨等資源優勢,創新打造綠色算電產業協同發展新賽道,成為全國首個綠色算電協同試點省。”1月19日上午,青海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青海省人民政府代省長羅東川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青海特色產業在轉型升級中集聚壯大。

青海最大的優勢是豐沛的清潔能源,電價長期保持全國較低水平。“綠電”變“綠算”、“電纜”變“光纜”、“瓦特”變“比特”……培育新動能,開辟新賽道,青海行穩致遠!

羊曲水電站機組相繼並網發電。人民網 陳明菊攝

羊曲水電站機組已相繼並網發電。人民網 陳明菊攝

第一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全部建成投產﹔瑪爾擋、羊曲兩座百萬千瓦級水電站全容量並網發電﹔

全國電源規模最大、總投資最大、新能源佔比最高的柴達木沙漠基地格爾木東分基地獲批﹔

電力總裝機突破7100萬千瓦,清潔能源、新能源裝機佔比分別達94.6%、70%,在全國率先實現新能源裝機和發電量佔比“雙主體”﹔

……

今年的青海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晒出了特色產業在轉型升級中集聚壯大的亮眼成績單。表明,產業向綠而行、向新而進、向數而融,具有青海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已步入快車道。

綠色算電協同發展,青海優勢何在,底氣何在?

青海聯疆絡藏、承東啟西、接南通北、通甘達川,是國家安全的戰略要地和資源接續儲備地,水豐、光富、風好、地廣,是發展綠色算力的天然良港。

“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建在建標准機架規模達9.3萬架,是年初的2倍多,算力規模達8400PFLOPS,預計2025年全省標准機架、算力規模將進一步高速增長。”青海省數據局副局長陳衛軍在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具體介紹道。

更值得一提的是,青海積極爭取相關國家部委支持,在清潔能源發展、綠算綠電優化配置、網絡基礎能力夯實、源網荷儲協同、綠色算電場景應用方面進行先行先試。

此外,青海連續多年開展全清潔供電實踐,連續六年開展“綠電7日”“綠電9日”“綠電15日”“綠電三江源”等活動,不斷刷新並保持著全清潔能源供電世界紀錄,為全國能源轉型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和示范引領。

如今,青海省數據局正在按照國家數據局要求探索構建電力算力協同調度機制,依托青海省智慧雙碳大數據中心升級打造清潔能源和綠色算力調度中心,接入全省數據中心算力資源數據和功耗數據,建設綠色電力算力調度平台,推動綠色電力向綠色算力轉化。

海南州大數據產業園。人民網記者 甘海瓊攝

海南州大數據產業園。人民網記者 甘海瓊攝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境內水資源豐富,黃河流程411公裡,落差1007米,是水電資源的“富礦區”,可開發水電裝機容量佔青海的“半壁江山”。

青海省人大代表、海南藏族自治州科學技術局局長謝康勇感觸頗深,“目前,海南州清潔能源總裝機容量達4916萬千瓦,並網裝機2726萬千瓦,佔全省的52%,扭轉了依靠傳統畜牧業的產業發展模式,實現向清潔能源為主導的重大產業轉型。”

截至目前,海南州初步形成風、光、水、地熱、儲能“五子登科”的新格局,這是青海推動清潔能源企業產業蓬勃發展的縮影。2024年,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積厚成勢,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從“風生水起” 走向“風光無限”。

2025年,青海將聚力打好“綠電牌”,吸引碳關稅敏感產業向青海有序梯度轉移,促進清潔能源就地消納。

中國移動青海大數據中心。青海移動供圖

中國移動青海大數據中心。青海移動供圖

“持續輻射吸引不同需求算力產業客戶,助力青海智算產業生態孵化,打響青海‘綠色智算’基地算力品牌,塑造算電協同發展新優勢。”青海省人大代表、中國移動青海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波聽完青海省政府工作報告后倍感振奮。

對此,胡波建議,進一步優化新能源補貼模式,吸引更多互聯網頭部企業以及AI研發獨角獸企業入駐青海,積極鼓勵新能源企業與智算中心建設單位開展深度合作,激勵國產化算力產業本地快速孵化,增強青海算力產業的競爭優勢。

逐“綠”而行,向“新”發力!推動產業向綠色邁進、向高端躍升、向智能升級是青海省2025年工作重點。

思路清則方向明,方向明則信心足。如政府工作報告中所言,“青海將豐富拓展智算、超算等業態,提高綠色算力資源利用率,打造高價值、可復制、能推廣的綠色算電協同示范場景和應用,著力培育全產業鏈生態圈,推動綠色算電‘雙向奔赴’、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乘‘數’而上、駕‘雲’前行,邁進更加美好的‘數字未來’。”

(責編:陳明菊、白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