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人民網記者遍神州>>喬棟

人民日報看青海 | 一筆靈活就業補貼這樣追回

本報記者 喬 棟
2025年01月09日08:5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

將事后執紀問責變為事前監督“剎車”

一筆靈活就業補貼這樣追回

“這個人明明是村干部,怎麼還‘兼職’加油站營業員?”不久前,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紀委辦公室干部王香蘭在查看靈活就業補貼的預審系統報警信息時,瞧出了不對勁。

類似情況還有14人。民和縣民生領域智慧監督大數據平台預警信息顯示,存在公職人員、村干部違規領取靈活就業補貼的情況。

冬天的民和縣,湟水河挂著冰碴兒在遠處靜靜地向東流。冒著寒氣,王香蘭與縣就業服務局、鄉鎮工作人員來到了川口鎮山城村,當天,他們根據智慧監督系統信息反饋,走訪3個鄉鎮6個村子。

在村頭的廣場上,王香蘭等人遇到了正要去縫紉店上班的李蘭梅。“我在短視頻上也刷到過,可以申請靈活就業補貼。我今年45歲,應該符合條件,但是村裡一直沒通知。正好你們說說,我應該去哪申請?”

簡單聊完,一行人來到了村委會。“我們去過加油站了,那裡根本沒人領取靈活就業補貼。”當時的村干部羅某一看這“陣勢”,知道“情況不妙”,很快說出實情:“我確實沒在加油站工作過,一時糊涂,隨便填了個職業,把自己報上去了……”

問題出在層層失守。面對組織談話,負責審批該事項的負責人對其失職失責問題“照單全收”:“科室工作人員不認真、不細致,作為負責同志,沒有認真審核上報名單,導致15人出現違規領取靈活就業補貼問題……”目前,違規發放的29萬多元資金已追回,3名相關負責人因履職不力被問責處理,其余問題正在進一步核查中。

“利用信息差,把不符合申報條件的名字報上去,‘以公謀私’違規領取補貼,使得本該享受政策的人卻享受不到。”王香蘭介紹。

“以前,該縣各職能部門之間信息沒有共享,如果不通過大數據比對,單靠一個部門很難發現資金監管隱藏的漏洞。我們借助大數據平台,僅靈活就業補貼一項,去年就發現違規領取資金29.25萬元。”王香蘭介紹。

“人口多、資金量大,監督手段單一、監督難,基層微腐敗也往往從其中產生。關鍵在於部門數據的整合,每一筆資金流向都清晰可循,讓惠民補貼資金真正落實到有需要的群眾手中。”民和縣紀委書記、監委主任馬忠錄介紹,除了后台數據“碰撞”審核,該縣還將事后執紀問責變為事前監督“剎車”,前端數據也通過微信小程序等更方便群眾查詢,讓資金發放情況在“陽光下”運行。

打開微信小程序,輸入身份証號,李蘭梅就能查詢到自己享受的資金名稱、數額、來源等信息。上個月,李蘭梅給王香蘭打了電話,電話那頭她很高興:“多虧你們告訴我,我在手機上查詢了申報條件后順利申請,現在已經拿到了10890元的靈活就業補貼,幫我解決了實際困難。”

編輯點評:織密數字監督網絡,不僅盯住了小微權力運行軌跡,也保護了群眾的切身利益。各地要不斷提升監督辦案信息化智慧化水平,切實提高監督的精准性,增強辦案的穿透性,同時強化部門聯動,糾治並舉,讓數字賦能下的監督優勢轉化為看得到的治理效能。

(責編:馬可欣、楊啟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