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

來自地下1500米的溫暖

——走進海南州創新示范區·一線故事②

賈 泓
2024年12月22日09:41 | 來源:青海日報
小字號

  地熱供暖改造示范項目換熱站。

  地熱供暖改造示范項目沙盤。 青海日報記者 張得俊攝

  冬季取暖,你家採用什麼方式?燃煤?天然氣?還是用電?而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恰卜恰鎮部分居民早已不再使用這些傳統的取暖方式。他們的家位於海拔2800米的地方,家中取暖卻來自地下1500米。

  11月28日,走進共和縣城北新區地熱供暖公司共和縣地熱供暖改造示范項目,我們開啟了一次熱交換之旅,感受地下熱水資源供暖的綠色低碳與惠民利民。

  走進該項目“鍋爐房”,我們的刻板印象被完全打破。這裡沒有高高的煙囪,沒有塵土,甚至感受不到高溫。熱泵機組內,從地下抽上來的地熱水與入戶的供暖水分別在各自管道相鄰盤踞,緊貼著蜂窩狀的傳熱器進行熱交換,最終將50℃左右的供暖水送至居民家中。

  那麼地熱水從哪裡抽上來的,又是怎麼抽上來的呢?

  青藏高原獨特的地質構造和優越的地質條件造就了青海省富集的地熱資源,而共和盆地就是青海省地熱條件最優越的地區。自2007年以來,青海省自然資源廳安排省財政地勘基金2.03億元開展共和盆地地熱資源勘查工作。勘查顯示,共和盆地淺部(小於500米)地下溫水資源可採熱量折合標准煤0.44億噸,日可開採量12萬平方米。共和盆地中深層(500—3000米)地下熱水資源可採熱量折合標准煤1.7億噸,日可開採量18萬立方米。2017年青海省地礦局更是在恰卜恰鎮地下3705米處首次發現236℃高溫優質干熱岩,熱能折合標准煤44.7億噸。

  “恰卜恰地熱田屬於大型中低溫地熱田,面積達200平方千米,井口水溫在58到106℃之間,礦化度僅為1.4—1.6g/L。這裡最大特點是在熱干岩下部還分布著局部熔融體,相當於地下水有兩重加熱體,可以說是地熱的‘強強聯合’。”說起這片地熱“寶藏”,海南州恆晟地熱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謝鑫如數家珍,“共和縣實施的地熱供暖改造示范項目地熱水水溫在90℃左右,開採流速則控制在100m3/h,2021年10月15日正式投入運營,這是青海首次實現地下熱水資源規模化供暖。”

  在項目配備的生產井,鑽杆深深扎進地下新生代地層,通過潛水泵將中深層地熱水通過管道輸送到承擔傳統鍋爐房作用的換熱站,由於地熱水中含有一定量的礦物質不能直接注入供熱管道,與供暖水完成熱量傳送后通過回灌技術再回注至回灌井中,實現地熱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回灌井可是大有講究!”謝鑫說:“因為回灌井流量為60m3/h,為實現同層等量回灌,所以項目配有一座開採井和兩座回灌井,真正實現‘取熱不取水’。要知道,完成熱傳導后的地熱水溫度相對較低,如果直接回灌到開採井附近,會造成熱擾動,因此採用採灌井距380米,尾水經過處理后即可進行自然回灌。”

  開採井、換熱站、用戶端取暖器、回灌井,來自地下的熱量通過這些設備被送到居民家中,整個過程綠色環保且能耗小。

  如今,該項目已進入第三個供暖期,供熱面積達22萬平方米,自每年10月15日至次年4月15日為城北片區(河東)地區743戶居民提供24小時恆溫供暖。

  那麼,節能減排效益如何?謝鑫算了一筆賬:將地熱供暖與燃氣供暖相比較,從供暖成本看,以一個採暖季180天為單位,可節省天然氣140萬立方米,節約供暖成本115.2萬元﹔從節能減排看,供暖進入第三年,每個採暖季節約標准煤3754噸,減排二氧化碳8958噸,硫氧化物64余噸﹔從增進民生福祉看,考慮到供暖成本的下降,2022年共和縣整體下調取暖費,由5.35元下調至5.1元。以100平方米用戶平均計算,戶均節約取暖費用150余元。

  供暖產品惠民,不僅要價廉更要質優,才能真正增加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走進玉龍佳苑小區王今輝家,我們與隻穿一身秋衣秋褲的父子倆聊起了家中的溫度,他們說:“地熱供暖溫度比較穩定,室內溫度基本保持在21℃上下,不會出現忽冷忽熱的狀況。這種供暖方式節能環保,舒適度高,節約成本。”

  “清潔供暖是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決策部署的需要,青海由於其獨特的氣候特點、建筑特征和能源結構,其供暖方式不能盲目套用北方地區城市集中供暖的方式,而應在保証人員舒適性需求和維持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尋求一條適應當地特色的可持續發展道路。而這一項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傳統能源消耗,推動了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實現了地下熱水供暖示范。”共和縣發改局副局長董明說,在城北地熱供暖示范帶動作用下,共和縣全面推進地熱供暖工程,啟動6處地熱供暖改造項目,2024年地熱總面積達83.3萬平方米,2026年預計擴容至150萬平方米。

  供暖,僅是地熱能開發利用的第一步,謝鑫對這一綠色能源的未來充滿期待:“結合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我們將持續加大勘查力度,努力探索地熱能在規模化設施農業和溫泉旅游等方面的巨大潛力,在共和盆地豎起全省打造清潔能源高地的標杆。”

(責編:馬可欣、楊啟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2024青海省第三屆冰雪運動會開幕
  人民網西寧12月19日電 (陳明菊)為充分發揮體育的綜合價值和多元功能,持續推動冰雪運動發展,促進體育賽事與生態保護、冰雪體育產業、冰雪文化、冬春季旅游等鏈條深度融合。12月19日,青海省第三屆冰雪運動會、西寧農體文旅商冰雪嘉年華活動在西寧甘河城市郊野公園開幕,吸引來自西寧市的500余名冰雪愛好者來到開幕式現場參與活動。…
青海住房公積金制度惠及面持續擴大
  人民網西寧12月19日電 (馬可欣)本網從“懂青海 愛青海 興青海”青海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專場新聞發布會獲悉,近年來,青海省住房公積金系統始終圍繞惠民生促發展中心工作,持續調整使用政策,優化業務辦理流程,提升便民服務效能,在保障民生、服務群眾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推進行政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國有企業全員繳納住房公積金的基礎上,以各類新增單位、非公單位以及個體工商戶等為重點,認真推進住房公積金制度擴面工作,支持鼓勵靈活就業人員自主繳存住房公積金,讓更多群體享受到住房公積金的政策福利。…
青海: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成效顯著
  人民網西寧12月18日電 (顧斐菲)本網從“懂青海 愛青海 興青海”青海省自然資源廳專場新聞發布會獲悉,近年來,青海省自然資源系統立足“三個最大”省情定位和“三個更加重要”戰略地位,扎實推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在現代化新青海建設中邁出了新步伐。 近年來,全省自然資源系統統籌高水平保護和質量發展,在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