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本網專稿

減碳增綠 打造高原“零碳小鎮”

2024年11月24日10:42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2024年9月下旬,經北京綠色交易所開展碳中和評價,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十鎮班彥村地理邊界內種植林地產生的年度碳匯吸收量大於地理邊界內因生產活動和居民生活產生的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量,2023年度班彥村地理邊界內碳排放總量小於零,實現了碳中和,成為青海省首個碳中和達標“零碳鄉村”。

鄉村減排、鄉村碳中和在國家實現“雙碳”目標的進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2022年,擁有“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稱號及眾多榮譽的班彥村緊跟國家步伐,走上“零碳鄉村”建設之路,推動鄉村清潔低碳轉型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貫徹落實國家電網公司工作部署,積極貫徹落實國家“雙碳”戰略,探索助力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以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范區為契機,以“目標引領、綠色低碳、堅強電網、智慧賦能、價值創新、示范先行”為思路,通過在班彥村實施電網升級改造項目、學校電採暖項目、“柴改電”電熱炕項目、“光儲污水處理”一體化示范項目、“零碳”綜合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全力打造高原鄉村綠色用能示范樣板,助力青海首個“零碳鄉村”建設。

前來班彥村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攝

智慧用能綠色低碳

“樓頂安裝了光伏板,發的電用不完就存到村史館旁邊的儲能裝置,村裡用上了綠電,每年還能為村集體增收3萬余元……”10月13日,班彥村黨支部書記仲關因保說起海東班彥全綠電低碳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時不停夸贊。

仲關因保所說的海東班彥全綠電低碳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是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歷時兩年攻堅建成的,旨在響應國家“雙碳”目標,助力鄉村振興。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依托脫貧攻堅期間班彥村建成的2兆瓦扶貧光伏電站,指導國網海東供電公司在班彥村建設低壓分布式光伏、用戶側儲能、小型生物質電廠、“光儲充”一體化停車場以及“源網荷儲”微電網一體化智慧能源管控平台,構建以台區為單位“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並網型微電網,打造具有“綠色、安全、智慧、融合”全時段電能綠色供應的新型電力系統,全力打造高原鄉村綠色用能示范樣板。

國網海東供電公司通過在班彥村建設0.4千伏側並網的100千伏/200千瓦時用戶側儲能裝置,結合0.4千伏並網的分布式光伏電源建設,以台區為單位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實現全時段電能綠色供應。建設“源網荷儲”微電網一體化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對班彥村2兆瓦扶貧光伏、分布式光伏、儲能、充電樁以及示范台區用戶電力生產和消費數據實施監測預警,通過EMS能量管理系統,實現綠電24小時就地消納和平衡。構建清潔低碳能源供應,挖掘班彥村清潔能源潛力,協調可利用屋頂、空地、停車場等地,建設總容量約為114千瓦分布式光伏,通過建設20千瓦的小型沼氣電廠就地消納示范村畜牧糞污、秸稈資源,減少生態污染。建設“光儲充”一體化停車場,統籌充電樁建設,將光伏發電和鋼結構景觀型車棚完美融合,在發電的同時提升村容村貌,助力綠色出行。

班彥村的屋頂光伏。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攝

海東班彥全綠電低碳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於2022年2月開始建設,2023年12月投入運行,其中低壓分布式光伏、用戶側儲能、“光儲充”一體化停車場以及“源網荷儲”微電網一體化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已平穩運行,小型生物質電廠將在項目二期建設完成。

“在班彥村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是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進一步落實‘雙碳’戰略目標,加快農村能源綠色轉型,助推鄉村振興的一次生動實踐,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為班彥村村集體增收3萬余元,同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00噸。項目全過程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新型電力系統‘零碳鄉村’建設典型經驗,為全省范圍內鄉村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指導和借鑒。”國網海東供電公司總經理方保民說。

特色產業發展旺

說到“零碳鄉村”建設,國網海東供電公司五十供電所所長宋福講述了一個故事。

2024年3月12日早晨,宋福通過“源網荷儲”配電網一體化智慧能源管控平台查看班彥村客戶用電數據,發現班彥酩餾坊用電量比上月增長了許多,他和同事趕緊准備工具,去村裡查看。

原來,酩餾坊去年年底接到了不少訂單,加速生產導致用電量激增。他和同事鬆了一口氣,為酩餾坊檢查電力線路和用電設備后放心離開。這讓班彥酩餾坊負責人曹成庫非常感動。

國網海東供電公司員工深入班彥村酩餾酒坊開展用電檢查。李永鵬攝

宋福使用的“源網荷儲”配電網一體化智慧能源管控平台,正是班彥村全綠電零碳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之一。2022年9月29日,該平台接入青海雲平台,上線進入調試階段。班彥新村4個10千伏示范台區的客戶用電數據和2兆瓦扶貧光伏電站的數據通過青海雲平台數據庫同步到該平台,實現客戶用電和分布式新能源發電的精准監控。

“智能技術讓我們用電很安心,我們酩餾坊生產動力十足。”曹成庫高興地說,“2023年,酩餾坊總產值達194萬元﹔2024年,全力打響品牌,酩餾酒賣得更多,更受歡迎了。”

鄉村振興,電力先行。近幾年,國網海東供電公司積極對接班彥村發展建設,改造村裡10千伏電力線路,升級村配電變壓器,200千伏安的變壓器由2016年的2台增加到了現在的5台。

2月29日一大早,村民呂志平在自家酩餾酒作坊忙活,把釀酒原料放到電蒸鍋裡,加好冷卻水,按下電蒸鍋開關,一小股酩餾酒緩緩從出酒管流了出來,酒香四溢。2018年,在外打工的他選擇回鄉創業,靠著釀酒手藝,在家門口掙錢。他笑著說:“以前在山裡種地沒出路,大家隻能出去打工,也掙不了多少錢,現在光是釀酒這一項工作,我每年能掙5萬多元。”

呂有金是村裡第一個開酩餾酒作坊的人。2017年,他把自家院子改建成酩餾酒作坊,消毒間、儲藏間、發酵間、沉澱間、包裝間一應俱全,第一年就掙了10萬多元。之后,他把祖傳的釀酒手藝教給大家,村裡便有了10戶村民從事酩餾酒生產。

2021年,呂有金改造釀酒作坊,拆除原有的傳統古法釀酒裝置,換上新的電鍋爐和電蒸鍋,國家電網青海電力三江源(海東)共產黨員服務隊幫他改造供電線路、調試新設備。電鍋爐和電蒸鍋的安裝讓酩餾酒實現電氣化生產,生產效率大幅提高,呂有金的作坊年淨收入超過16萬元。

近兩年,班彥村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和研學游,村集體建設了八眉豬養殖基地、土族盤繡園、酩餾酒坊。村民們經營起農家樂、酩餾酒作坊,增收門路多了,干勁也越來越足。鄉村產業發展如火如荼,用電也更智慧、更綠色。

生態旅游活力足

現如今,一走進班彥村,就會被家家戶戶屋頂上的光伏板吸引。藍色的光伏板為冬日裡的村庄增添了一抹色彩。

“可別小看這個光伏板,班彥村日照充足,村民屋頂上和村東側山坡的空地上都鋪了光伏板,是村裡引進的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能為每戶每年增收2500元,收益可持續20年。”國網海東供電公司發展部副主任段成斌介紹。

走進與村庄一路之隔的班彥生態農庄,眼前是5棟整齊的溫室大棚。“棚裡干活的都是村民,一個人一天80元,一個月能掙2000多元。”大棚種植負責人巴桑說,今年聖女果採摘完后,他又在大棚裡種植了小油菜和蘿卜,長勢喜人。

生態農庄是班彥新村的鄉村振興旅游項目,於2020年夏季開放迎客。除了種植蔬菜,生態農庄裡還有叢林探險、研學基地、採摘園區、燒烤營地等,集休閑觀光、採摘、青少年科普於一體。國網海東供電公司全力服務班彥村旅游產業發展,投資24萬元,實施生態農庄10千伏用電工程,新增10千伏線路228米,安裝200千伏安變壓器1台,為生態農庄游樂項目提供充足電力。

班彥村搭上了生態旅游快車,村民紛紛開起了農家樂和民宿。招呼客人入座,介紹特色菜品……一到旅游旺季,賽納人家農家院負責人葉拉木花便忙得不可開交。“2022年年初,農家院改造升級,規模從6桌擴大到了10桌,廚房改造成了全電廚房,干淨又方便,生意非常好。”葉拉木花介紹,賽納人家農家院從2020年正式開業以來,借著班彥村發展的“東風”,生意越來越好,2023年淨收入12萬元左右。

國網海東供電公司五十供電所台區經理李發雲有一個微信群,群裡是班彥村開農家樂、民宿的村民,誰遇到了用電問題,在微信群裡說一聲,他就會第一時間上門解決。為給村民帶來更好的用電體驗,供電所員工會定期上門檢查配電箱、低壓線路、接戶線等電力設施,幫助村民安全用電。

增收門路多了,村民的干勁也越來越足了。如今,這些鄉村振興項目持續發展壯大,讓村民過上了好日子。“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村裡的環境也越來越好,供電公司還幫我們修建了光儲一體化污水處理站。村民們用上了供電公司免費安裝的電熱炕,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村民呂有賢高興地說。

國網青海電力三江源(海東)共產黨員服務隊員工在村民家中排查電熱炕用電隱患,確保用電安全。李永鵬攝

“我們要以實際行動為實現國家‘雙碳’目標貢獻力量。”在李發雲看來,“零碳小鎮”建設為班彥村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零碳鄉村”建設讓班彥新村日日展新顏,2023年,班彥村村集體收入達69.5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達14130元。村集體經濟累計收入突破256萬元。同時,村裡還獲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國家森林鄉村等榮譽。(楊啟紅 李永鵬)

(責編:馬可欣、張莉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