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本網專稿

黨旗輝映新征程 實干篤行在一線

果洛甘德: 多產業共繪鄉村振興藍圖

況玉
2024年10月30日09:56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上貢麻鄉隆亞村,一片曾經被高寒氣候束縛的土地上,如今正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隨著高原有機赤鬆茸的成功引種,隆亞村不僅打破了傳統農牧業的局限,更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甘德縣平均海拔4200米,地處三江源腹地,坐落在青南高原阿尼瑪卿山支脈的懷抱中,高山峽谷間,寒風凜冽,傳統農牧業因惡劣的自然條件而步履維艱。

“我們村海拔高,年均氣溫低,寒冷期長,種植成本高,之前大棚種植的作物收成都不好!”甘德縣上貢麻鄉隆亞村第一書記王剛說,“但是在高海拔無污染的地區,赤鬆茸的種植前景應該是不錯的。”

王剛展示准備過冬的菌包。人民網 況玉攝

王剛展示准備過冬的菌包。人民網 況玉攝

赤鬆茸,以其獨特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價值,在國際市場上備受青睞。而甘德縣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恰好為赤鬆茸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在王剛的帶領下,隆亞村通過引進先進的種植技術和資金支持,成功實現了高原有機赤鬆茸的本土化種植。

近年來,隆亞村聚焦特色優勢產業培育,持續抓好產業對接、產銷對接,用通、用活、用細“黨建+鄉村振興”新鏈條,持續開啟“黨建+N”工作模式,成功種植高原有機赤鬆茸,實現產業興旺。

赤鬆茸種植大棚。人民網 況玉攝

赤鬆茸種植大棚。人民網 況玉攝

“今年,赤鬆茸採摘量達5000多斤,村集體經濟增加7萬余元。下一步,我們將通過網絡電商等渠道,增加冷鏈運輸環節,拓寬赤鬆茸銷售渠道與范圍,促進增產增收。”王剛說。

目前,隆亞村高原有機赤鬆茸種植基地內的種植區域僅一層,而看到高原有機赤鬆茸的廣闊市場前景,王剛也有了新的想法,“我們將在后續架設多層種植區域,在有限的平面空間增加立體空間的利用率,也能增產增收。”

在隆亞村,高原有機赤鬆茸的成功種植只是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甘德縣柯曲鎮的鹿類養殖基地同樣令人矚目,在這裡,50多頭馬鹿充滿生機與活力。依托獨特的自然優勢,柯曲鎮安木掌村、達協村、德裡尖村三村聯動,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殖業,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新“鹿”子。

柯曲鎮黨委副書記久丹嘉措介紹,該養殖基地投入資金700余萬元,資金來源於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鄉村振興銜接資金以及柯曲鎮整合資金。2023年,隨著數十頭馬鹿的引入與成功培育,養殖基地逐漸步入正軌。

鹿茸及鹿血酒產品。人民網 況玉攝

鹿茸及鹿血酒產品。人民網 況玉攝

“馬鹿是草食性動物,以青草或干草為主,吃得少、長得快、好飼養,馬鹿全身上下都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久丹嘉措說,今年,鹿茸與鹿血的產量較高,項目預計收入106萬元,其中,項目收益資金的一半用於扶貧異地搬遷戶和提供公益性崗位,另一半用於養殖場的運營。

馬鹿。人民網 況玉攝

馬鹿。人民網 況玉攝

對於未來養殖場的發展,久丹嘉措充滿信心:“繼續擴大養殖規模,涵蓋鹿類更多高端滋補營養品,形成馬鹿觀賞與養殖加工、銷售一條龍產業體系。同時,利用產業帶動周邊村民就近務工,拓寬增收致富渠道。”

近年來,甘德縣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不斷探索與實踐,創新生產經營模式,大力發展甘德牦牛、藏羊、優質牧草、特色種養等富民產業。這些產業不僅豐富了當地的經濟結構,也進一步提高了農牧民的幸福指數。

(責編:陳明菊、甘海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一戶一崗”讓牧民群眾享受國家公園紅利
  人民網西寧10月29日電 (記者張莉萍)記者從青海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實踐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6年,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成立后,在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范圍內實施了“一戶一崗”政策,試點期間共納入17211名管護員,每年補助資金3.7億元。 2021年,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式設園,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將黃河源的約古宗列曲、長江源的格拉丹冬、當曲以及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完整納入國家公園范圍,面積由12.31萬平方公裡擴增至19.07萬平方公裡,曲麻萊縣麻多鄉、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瑪多縣花石峽鎮、雜多縣結多鄉部分區域調整(優化)納入了國家公園范圍。…
冬游“趣”海北!八項主題活動將推動海北冬季旅游“熱起來”
  人民網西寧10月29日電 (記者楊啟紅)冬韻青海湖,冰封玉砌,銀裝素裹﹔巍峨同寶山,雪后初晴,雲河入湖﹔冬至金門源,林海雪原,遼闊壯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冬季旅游資源十分豐富,為進一步豐富全州冬季旅游業態,切實把“冷資源”變成“熱產業”,海北州將於11月中旬在青海湖同寶山戶外基地啟動2024年冬季旅游活動,以一項啟動儀式、八項系列活動及“一獎勵、五優惠、六承諾”開啟海北夢幻之旅。 祁連山脈綿延巍峨。…
三江源國家公園已投入86.61億元實施基建、修復生態
  人民網西寧10月29日電 (記者張莉萍)10月28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實踐新聞發布會。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孫立軍在發布會上介紹,作為中國面積最大的國家公園,2016年6月以來,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先后投入86.61億元,實施了一批巡護道路、環境教育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以及黑土灘治理、沙漠化土地防治、退化草場改良、濕地保護、有害生物防治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