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菜薹種出“紅”日子
金秋十月,高原的山間雲霧繚繞,空氣中還殘留著雨水的清新。在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魯沙爾鎮朱家庄村,龍財種養殖合作社的連片露地蔬菜種植基地裡,一派豐收的景象映入眼帘。
紅菜薹長勢良好。人民網 顧斐菲攝
紅菜薹,以其甘甜、清脆的口感而聞名,適宜種植在冷涼濕潤的環境中,是湟中區具有代表性的冷涼蔬菜之一,眼下正是它的豐收季節。
群眾正在採摘紅菜薹。人民網 顧斐菲攝
採收、分揀、裝運……在龍財種養殖合作社的連片露地蔬菜種植基地裡,一派繁忙景象。“今年總共種了1300畝菜薹,白菜薹已經完成採收,這是紅菜薹,產量每畝在2300斤左右,主要還是銷往廣州、深圳、上海等地,價格最近在五六元左右。”湟中龍財種養殖合作社負責人鐘光言說道。
群眾正在採摘紅菜薹。人民網 顧斐菲攝
紅菜薹生長周期短、見效快、產量高、價格穩定,適宜種植在冷涼濕潤的環境中,朱家庄村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對種植非常有利,種植出的紅菜薹根粗葉肥,口味甘甜、清脆,深受客商青睞,遠銷省內外。
鮮嫩的紅菜薹。人民網 顧斐菲攝
鮮嫩的紅菜薹不僅為秋日的高原增添了一抹獨特的豐收色彩,更為當地村民的“錢袋子”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用刀具在菜薹葉子和根部的莖處輕輕割下,整齊碼放,朱家庄村村民張鳳艷熟練地採摘著紅菜薹。“五月份開始就來摘白菜薹,可以一直摘到十月份。基本上每天都來採摘,家門口干活,採摘簡單還能掙錢,比外出打工可劃算多了!”談話間,張鳳艷已經碼好了一筐菜薹。
群眾打包紅菜薹准備運輸。人民網 顧斐菲攝
湟中區是青海省農作物主要種植生產區,也是全省重要的蔬菜生產和供應基地。近年來,依托區域內氣候冷涼、水土資源優越等優勢,大力發展蔬菜產業。“湟中區依托城郊區位優勢,大部分蔬菜主要流向西寧市集散中心,最大程度保証了菜品新鮮。”西寧市湟中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張銀表示。
今年以來,湟中區加快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建設,扛牢“菜籃子”穩價保供政治責任,不斷完善蔬菜生產基礎。“目前湟中區產業園區日漸擴大,全產業鏈融合發展得到有效提升,全區建成農產品冷鏈物流、加工配送基地50個,蔬菜交易配送中心7處,其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輻射全域10個鄉鎮118個行政村。省內主要銷往高原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佔園區銷售量的65%,省外主要銷往上海、長沙、銀川、甘肅等,佔園區銷售量的35%,年產值約7.8億元。”湟中區蔬菜技術服務中心主任周永翰介紹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