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本網專稿

一問一答系民生︱山宗水源·大美青海的美譽度將不斷提高

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
2024年10月12日11:43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對“一府一委兩院”工作開展監督是憲法和法律賦予人大的一項重要職權,專題詢問是人大常委會依法監督的重要形式。 

近日,青海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關於黃河保護法和青海省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落實情況專題詢問聯組會議召開,常委會委員們圍繞“一法一條例”實施中存在的難點堵點詢問,應詢部門實事求是,回答認真坦誠。這些問題既是委員之問、代表之問,也是社會之問、人民之問。即日起,青海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聯合人民網青海頻道推出“一問一答系民生”系列報道,進一步解讀此次專題詢問。

原創生態舞劇《大河之源》相繼參加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黃河文化月·黃河流域舞台藝術精品演出季等活動﹔

平弦花兒劇《繡河湟》選段精彩亮相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主辦的2023年新年戲曲晚會﹔

原創舞劇《河湟》、音樂劇《花兒·少年》、秦腔現代戲《尕布龍》等一批彰顯黃河文化元素、傳承河湟文化基因、延續河湟歷史文脈的“河湟印象”文化精品,譜寫了新時代弘揚黃河文化的嶄新篇章。

布局“陶韻河湟”生態旅游帶,推出“河湟文化民俗之旅”非遺旅游體驗線路,“非遺小院”成為游客熱門“打卡”點﹔

……

原創生態舞劇《大河之源》劇照。青海省演藝集團供圖

近年來,青海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與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有機結合,加強黃河生態保護,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全力講好黃河故事,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

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青海是黃河的發源地,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義不容辭。

“下一步,將採取哪些措施推動實現《黃河青海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中‘到2025年,河湟文化影響力明顯擴大,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知名度更加響亮,山宗水源·大美青海的美譽度不斷提高’的目標?”近日,青海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關於黃河保護法和青海省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落實情況專題詢問聯組會議召開,青海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委主任委員左旭明詢問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董富海回復,青海將積極融入國家重大戰略,強化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持續提升宣傳推廣質效,多措並舉朝著目標邁進。

強化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方面,實施丁都普巴、宗日、夏爾雅瑪可布等遺址和熱水墓群、伏俟城5項主動性考古項目,推進地震受損文物修復工作,全力推動國家重大考古研究項目。發揮好文保單位、博物館、紀念館作用,提高展示利用水平。健全完善非遺保護傳承體系,加大政策供給、資金投入,通過非遺進景區、非遺展演暨“非遺大集”等推動非遺有效保護與傳承。深入挖掘整理河湟文化資源,梳理闡釋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全力做好瞿曇寺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喇家遺址災后重建、柳灣彩陶符號研究闡釋、河湟文化主題文藝創作等重點工作,持續推動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助力設立國家級河湟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充分展現黃河文化、河湟文化獨特的歷史記憶和文化魅力。

推動文旅深度融合方面,加緊編制《青海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總體規劃》,健全完善“1+N+X”規劃政策體系,印發《關於加快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加快構建“一芯一環多帶”生態旅游發展新格局。高質量創建青海湖示范區。聚焦“提質提升年”,落實“引大聯強”,實施“1050”工程,加速推動景區景點、旅游消費、服務體驗、科考探險、市場開拓、品牌推介、招商引資、人才團隊招引等方面提質提升。推進農體文旅商產業融合發展,推動“文旅+”“+文旅”業態融合、產品融合、市場融合、服務融合。強化科技支撐,優化完善“智游青海”文旅公共服務平台功能,深化示范區指揮調度中心建設,全面提升指揮調度、監測統計、應急處突等綜合能力。

(責編:楊啟紅、甘海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