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本網專稿

一問一答系民生︱貢獻了水卻用不到水!守護“中華水塔”任重道遠

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
2024年10月12日09:25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對“一府一委兩院”工作開展監督是憲法和法律賦予人大的一項重要職權,專題詢問是人大常委會依法監督的重要形式。

近日,青海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關於黃河保護法和青海省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落實情況專題詢問聯組會議召開,會上,委員們圍繞“一法一條例”實施中存在的難點堵點詢問,應詢部門實事求是,回答認真坦誠。這些問題既是委員之問、代表之問,也是社會之問、人民之問。即日起,青海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聯合人民網青海頻道推出“一問一答系民生”系列報道,進一步解讀此次專題詢問。

天上缺水,地上有水,貢獻了水,用不到水,這是青海的水情呈現的四大特點。青海每年為中下游輸送近600至900億立方米源頭淨水,有力支持了中下游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但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為3.9%,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4,留不住水、調不動水、用不到水的問題十分突出。

特殊的水情決定著青海在治水、護水、節水、用水方面存在短板和制約。“水資源供需矛盾仍然突出﹔水土流失治理存量較大﹔水旱災害防御壓力疊加。”近日,青海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關於黃河保護法和青海省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落實情況專題詢問聯組會議召開,青海省水利廳廳長劉澤軍就青海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環資委主任委員郭臻先關於青海省水資源剛性約束、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的詢問給出答復。

劉澤軍介紹,近年來,青海在積極構建與黃河保護法相匹配的制度體系,健全完善省市縣用水總量指標體系的基礎之上,開展小水電清理整改、生態流量稽查、工業節水督查、河湖庫“清四亂”、湟水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等專項行動,累計整治問題392項,違規取用水行為有效遏制,生態流量達標率100%。實施南川河、恰卜恰河、格爾木河復蘇行動,流域水生態逐步改善。

緊密銜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加快構建“一脈相承、兩屏保護、三區引領、五橫五縱”青海水網格局,引大濟湟工程全線通水,蓄集峽水庫下閘蓄水,那棱格勒河水利樞紐等一大批重點水庫建成投用,南水北調西線一期、引黃濟寧、引通濟柴、三灘引水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

引大濟湟調水總干渠。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攝

同時,全省水利行業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66萬平方千米,水土保持率提升到77.2%。其中,黃河流域治理面積0.92萬平方千米,水土保持率78.23%。通過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坡耕地改造、淤地壩新建和除險加固等水土保持項目,打造了湟中區田家寨、樂都區洛巴溝等一大批小流域綜合治理樣板工程,實現了水土流失治理減存量的效果。

青海已連續12年完成國家年度考核目標,水資源保護與節約集約利用取得明顯成效。青海省2023年水資源公報表明:全省水資源量855.4億立方米,較多年平均偏多32.9%,黃河流域水資源量252.6億立方米,較多年平均偏多21.2%﹔全省地表水出境水量732.4億立方米,較多年平均偏多21.9%,黃河流域地表水出境水量263.88億立方米,瑪爾擋、班多、龍羊峽水庫增加蓄水35.1億立方米后,出境水量偏少0.16%。

“完善大保護大協同格局﹔實施最嚴格水資源保護利用制度﹔加大水生態保護治理力度﹔完善流域防洪減災體系﹔推進水利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劉澤軍表示,下一步,青海將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努力在“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幸福河”的生動實踐中展現水利作為、作出水利貢獻。

(責編:馬可欣、甘海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