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貴德:以賽事之名 赴安瀾之約

“天下黃河貴德清”,貴德地處黃河谷地,平均海拔2200米,上有龍羊峽鎖關,下有鬆巴峽守護,四面環山,平川開闊,土地肥沃,素有高原“小江南”之稱。
2024年6月16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水車廣場再度迎來新一屆搶渡黃河精英賽,即2024年第十八屆中國•青海國際搶渡黃河精英賽。
開幕式現場。人民網 陳明菊攝
“提前看了貴德海拔並不是很高,黃河水流比較湍急,我想提前試水,克服心理障礙。”
“我從年輕小伙到朝陽大叔,我看著搶渡賽一屆比一屆辦得好,國際關注度一次比一次高,深感欣慰。”
“今年是第三次站在這條賽道上,我感到非常激動,尤其在終點回看時,我覺得能堅持上岸就已經成功了。”
……
上午十時,隨著裁判哨聲響起,運動員們反應敏捷,入水、伸展、蹬水,每一個動作都顯得矯健有力。
試水階段。人民網 陳明菊攝
“從海拔1800米的循化賽段到2200米的貴德賽段,雖然搶渡賽段距離都為500米,但挑戰難度隨著海拔的提高有所增加。”據賽事裁判長周玉成介紹,因降雨原因,今天河水流速快、溫度低,對運動員更具挑戰性,也更突出了黃河極限挑戰的特點。
“循化站男子最大年齡組61至65歲有人游進了三分內,這是歷年首次,說明參賽者的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今年很多外國選手參賽,尤其是今天的預賽中很多俄羅斯選手表現突出,游速很快。”對於今天選手們的表現,賽事裁判長周玉成深感欣慰。
清清黃河水,奔涌向下游。人民網 陳明菊攝
每年這個時候,黃河岸邊、水車廣場都異常熱鬧。貴德水車廣場,車水馬龍、觀者如潮。河道內,鼓聲響遏行雲,選手揮臂斬浪、搶渡黃河。
“家門口的賽事,必須去看看。”16號,當地群眾席風鳴一大早來到貴德縣水車廣場。他激動地說:“這幾年貴德體育賽事越來越多,老百姓也越來越熱衷於參與大大小小的運動盛會。”
一項項重大體育運動賽事讓小城貴德火熱“出圈”,有力促進文旅的深度融合發展。
特色農副產品展銷。人民網 陳明菊攝
“兩斤大櫻桃50元﹔‘貴德軟梨’已從小小梨子發展成產業鏈和農特產品牌﹔每每舉辦賽事時,我們都有機會展示貴德傳統磚瓦……”活動現場,琳琅滿目的貴德非遺產品、農特產品、特色美食等等皆讓人眼前一亮。“今天本打算試一試,沒帶多少,沒想到短短一個小時,錕鍋饃饃全賣完了。”阿言麥村村委會主任程富國高興地說道。
貴德縣借賽事的傳播影響力,破題“體育+旅游+生態”深度融合文章,向外界全方位展現了貴德綠水青山的魅力、梨都古城的韻味、水美鄉村的秀麗,持續提升了“天下黃河貴德清”的生態形象親和力。
特色民族文化展示。人民網 陳明菊攝
近年來,貴德縣通過承辦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國際黃河搶渡賽極限挑戰賽等多項國際賽事,激發了全社會熱愛運動、參與運動的興趣與熱情,展示了貴德秀麗壯美的自然風光和絢麗多彩的民俗文化,促進了文化、體育、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提升了“天下黃河貴德清”金字招牌影響力、美譽度,成為宣傳貴德、展示貴德的良好窗口。
黃河正在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安瀾圖景隨處可見。時下的貴德,水清、景美、人富足……(陳明菊、童世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青海著力構建分層分類多元參與“大救助”格局
- 人民網西寧6月12日電 (記者楊啟紅)記者從青海省民政廳獲悉,近日,青海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民政廳等單位《關於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工作構建多元參與“大救助”格局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部署全省進一步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健全完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工作。 《實施意見》圍繞推動社會救助高質量發展,聚焦加快構建覆蓋全面、城鄉統籌、分層分類、綜合高效的“大救助”格局,實現救助資源統籌銜接、救助信息聚合共享、救助效率有效提升,推動社會救助從“保生存”向“防風險”“促發展”轉變,提出了加快健全以社會救助信息平台為依托,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服務類社會救助、其它救助幫扶五類政府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的“1+5+N”社會救助政策體系的工作目標。…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