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地攤經濟”從業者“賣有定所”
華燈初上,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的夜市攤點早已人潮涌動。此起彼伏的吆喝聲、你來我往的砍價聲……隱藏在城市裡的“煙火氣”隨著溫度的上升,慢慢升騰,不夜城的生活畫卷,也折射出民生經濟的活力與韌性。
西寧市城西區力盟商業步行街整齊劃一的攤位。人民網 馬可欣攝
“以前的攤位不固定,總感覺有些影響市容,現在這樣規范以后,道路暢通多了。” 正在與朋友一起逛街的市民張女士說。
一個個設立有序、環境整潔的攤點,在便民利民中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指數。這背后,是西寧市城西區為了推動“地攤經濟”良性發展而進行的精細化管理,他們以實際行動,護航“地攤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讓人間“煙火氣”與城市“文明風”同行
“地攤經濟”在緩解就業壓力、刺激市民消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城市治理問題,如缺乏保潔和管理人員、影響周邊交通秩序等,如何更好地支持“地攤經濟”發展,實現經濟增長與城市管理共贏?
為實現城市管理在“放”與“管”之間的柔性平衡,5月1日起,西寧市城西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首次在西寧市城西區力盟商業步行街試點設置臨時攤位經營區域,旨在通過規范流動攤點有序擺放、引導商戶文明經營,進一步激發城市消費活力,讓“地攤經濟”與“文明風尚”並肩同行。
步行街裡形式多樣的攤位。人民網 馬可欣攝
城西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負責人表示,臨時攤位經營區域按照商販經營種類進行了合理劃分,在保証正常市容秩序前提下,最大限度發揮對“地攤經濟”的吸納能力,目前已設置流動攤位128個。
每天19時30分后,在力盟商業步行街西平門至中央廣場路段,執法隊員准時對定點區域進行巡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規范商戶經營秩序。
此外,城西區因地制宜設置了12處169個流動攤販便民店。同時,優化辦理審批手續,在小區門口和農貿市場門口等地合理規劃設置34個便民牛奶攤點、10個便民裁縫店等,方便居民生活的同時保障了市容市貌的整潔。
執法隊員進行巡查。人民網 馬可欣攝
“柔性監管”為“地攤經濟”從業者添活力、增動力
傍晚時分,力盟商業步行街的攤主們已經開始忙著出攤。高元柱整理完面前的刮刮樂彩票后,就推著自己的小車前往固定的擺攤地點。“以前,我每天20點到23點在步行街擺攤,有時候哪裡人多就推車到哪裡,但時常因佔道經營被城管勸離。”生意本就不固定,還得時時懸著心,這讓高元柱時常犯難。
如今,高元柱在城西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的協調下,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攤位,不僅“賣無定所”的問題得到了解決,也不用再因為佔道經營等問題而四處奔走。現在,像高元柱一樣的“地攤經濟”從業者已經在規劃好的臨時攤位經營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日均收入相較之前都能增加兩三百元。
“現在看到執法人員也不慌,生意好多了。”在高元柱旁邊賣著戒指、項鏈等飾品的女攤主笑得合不攏嘴,生意越來越好,她很知足。
市民在攤位前挑選商品。人民網 馬可欣攝
“知道這裡每天晚上都有擺攤的,吃完飯就喜歡過來逛逛,生活美得很。”市民王海榮一邊挑選商品一邊說。
夜經濟是城市商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頭連著居民生活,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要讓夜經濟能夠持續火熱下去,需要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與溫度。同時,還需集思廣益,以繡花功夫為活躍夜經濟提供服務保障。
當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相互理解、友好協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也將形成,給“地攤經濟”從業者一個固定的“家”,城市“煙火氣”便會點亮城市夜經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