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青海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65.41平方公裡

人民網西寧2月2日電 (記者楊啟紅)記者從2024年青海省水利工作會議獲悉,2023年,青海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65.41平方公裡,防治人為水土流失面積43.52平方公裡,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持續呈現“雙下降”。
2023年,青海優化“河湖長+林草長”聯動機制、河湖長動態調整和責任遞補機制、“整體推進、重點培育”創先爭優機制,幸福河湖建設實現精進突破。河湖、草原、森林、濕地等生態系統協同保護治理成效顯著,黃南州和貴德縣、瑪多縣獲省級激勵支持。玉樹州、海北州等地專班強化源頭政治擔當,河湖長制工作有名有實有效。
同時,縱深推進河湖遙感圖斑整治等專項行動,核查圖斑9585項,整改問題172項,工作進度、成效排名全國前列。從嚴從緊管控河湖水域岸線,強化河道採砂監管,年內涉河湖重大違規建設問題實現零增長。開展46條(個)河湖健康評價,推進17條(個)幸福河湖建設,全省各族群眾對河湖治理保護滿意度超90%。首次向長江、黃河、瀾滄江流域涉及的40個縣(市、區)下達省級重點流域生態保護補償資金2.97億元,水生態保護治理成效明顯。
水資源管理方面,全省水資源開發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指標連續11年完成國家控制年度目標,征收水資源費5.03億元,創歷史新高。認真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水資源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嚴格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聯合省檢察院開展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專項行動等,累計排查問題44項,完成整改38項,其中立案結案24起,行政處罰51.3萬元,追繳水資源費44.1萬元。全面完成取用水管理專項整治任務,2749個取水項目完成整改提升。
持續深化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實施國家節水行動,推動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協同推進各類載體創建,西寧市成功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24個縣(區)被水利部命名為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示范引領作用明顯。全年用水總量24.85億立方米,萬元GDP用水量69.5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30.4立方米,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
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方面,蓄集峽水利樞紐水電站機組實現並網發電,那棱格勒河水利樞紐工程新增泄洪洞全面貫通,整體工程有序推進。黃河干流防洪(一期)、公伯峽和李家峽水庫灌溉工程完成竣工驗收。西納川、國慶、曲卜藏、浩門水庫下閘蓄水,新增供水能力4860萬立方米﹔楊家、夕昌、哇洪、柏木峽、滿坪、曉龍溝水庫主體完工﹔諾木洪、大河灘水庫大壩封頂。主要支流、中小河流等一批河道治理工程相繼建成,包忽圖、小馬雞溝水庫開工建設。
編制印發《青海省水庫能力提升實施方案》,明晰了“十四五”水庫除險加固和運行管護等目標任務。積極推進6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主體建設和94座水庫維修養護任務,水庫管護水平有效提升。此外,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機制不斷健全,水利工程標准化管理有序推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