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

人民日報看青海|“麻袋干部”薛恆嘉

本報記者 王梅
2024年02月01日08:5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

“麻袋干部”薛恆嘉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東傾溝鄉阿尼瑪卿山腳下,流傳著一個“麻袋干部”薛恆嘉的故事。薛恆嘉是一名“江蘇來客”,退休前任果洛藏族自治州科委副主任。上世紀60年代,大學畢業后的薛恆嘉選擇到果洛州從事草原科技工作,深扎雪域高原近半個世紀。

西進果洛

“果洛在哪裡?”“條件怎麼樣?”“要走多久才能到?”1962年,江蘇省泰興市張橋鎮,父母的幾個問題,讓薛恆嘉一時語塞。父母想不通,蘇北農學院畢業的兒子,為什麼要放棄去北京工作的機會。

“我學的專業,到果洛能發揮更大價值。”薛恆嘉一邊寬慰父母,一邊收拾行囊准備踏上前往青海的旅途。

火車一路向西,綠色漸無。頭暈、嘔吐、流鼻血,高原缺氧的折磨,並沒有嚇倒薛恆嘉。“到祖國最艱苦的地方去大干苦干一場,奉獻畢生力量!”帶著信念,薛恆嘉克服重重困難,到達果洛州。

當時的果洛州,草原正經受鼠害和病虫害困擾,牧民不懂科學放牧,草場沒有得到有效保護,千瘡百孔的草原上到處是裸露的“黑土灘”,老鄉們稱之為“沙納赫塘”。“草原一旦沒有了草,老鄉們的日子怎樣過?一定要治理好‘沙納赫塘’。”薛恆嘉下定決心。

高原種草

顧不上身體的各種不適,薛恆嘉挨家挨戶走訪牧民。但是,牧民總對著他笑,完全聽不懂他說的話。薛恆嘉明白,要想在果洛開展工作,首先要過語言關。

經過一年的勤學苦練,到了第二年,草原上出現了這樣一個干部:面龐白淨,馬上馱著麻袋,走到哪裡都能用熟練的藏語跟老鄉交流,並與他們一同勞動。到晚上,他借宿老鄉帳篷中,從麻袋裡取出被褥。時間久了,薛恆嘉被老鄉們稱為“麻袋干部”。

這一年,薛恆嘉馱著麻袋到東傾溝鄉蹲點,嘗試著尋找解決黑土灘的辦法。當時草原上鼠害嚴重,老鼠啃食草葉、草籽,地下蛛網般的鼠洞又切斷了草根,使牧草大片死亡。

薛恆嘉劃定了680畝草場作為試驗地,發動老鄉種草。在高海拔地方種草,難度遠遠超出薛恆嘉的預想。平整好土地后,每隔5厘米種一個草籽,草籽不能直接撒在地表上,而是要插到地裡面,一蹲一起,特別耗費體力。起初,他一個人早出晚歸,獨自撒草籽兒,紫外線把他的手臂晒得變了色、褪了皮,薛恆嘉沒有退縮。

一個月后,牧民們被薛恆嘉的堅持打動,也加入種草行列中。就這樣,青海高原上第一片人工種植的牧草誕生了。品種純潔、枝高葉肥的牧草讓牧民驚嘆不已。於是,草越種越多,面積由幾十畝擴大到幾千畝,從一個鄉擴大到全州。

情系學子

薛恆嘉不僅種出一片美麗的草原,還在當地捐資助學。

1981年,瑪沁縣民族中學建成。看著簡陋的教學設施,薛恆嘉拿出全部積蓄1000多元捐給學校。當時,薛恆嘉每月的工資隻有幾十元。可以說,為了孩子們,他把自己的家底掏空了。

“隻有教育上去了,大家才會懂得科學放牧,才有辦法護好草原。”薛恆嘉鼓勵牧民送子女上學。班瑪才讓是東傾溝鄉草業種植和草原建設專題班的第一批學生,在薛恆嘉的鼓勵和支持下考上了大學,后來成為一名醫生。

1986年冬天,妻子第一次到果洛探親,眼前的情景實在令她心疼不已:房子裡隻有一張板子床、一床被子以及一個裝滿牛糞的爐子……這是薛恆嘉所有家當。

余熱生輝

1994年,薛恆嘉退休,但他沒有離開果洛。他要撰寫《果洛藏族自治州科學技術志》,留在果洛寫作,可以及時補充新資料、隨時開展試驗。

這一寫又是12年。《果洛藏族自治州科學技術志》全書50余萬字,薛恆嘉以翔實的資料,記錄了果洛州科學技術的歷史和現狀。而且,薛恆嘉將稿費無償捐贈給瑪沁縣藏文中學。

其實,薛恆嘉家庭並不富裕,妻子沒有固定工作,長年患病,一家人日子過得緊緊巴巴。寫完科技志回到江蘇后,他依然省吃儉用,每年都資助果洛州貧困學生。

老黨員薛恆嘉今年已91歲,他不時地接到果洛鄉親們的問候電話,親切又熟悉的藏語總是讓他的思緒飛到千裡之外。“這輩子,我做了最想做的事。現在唯一的心願就是,死后將骨灰撒在阿尼瑪卿雪山腳下的草原上。”

(責編:馬可欣、劉沛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