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本網專稿

兩會會客廳

譚晟代表:挖掘生態潛力 讓綠水青山有“顏”更有“值”

2024年01月26日16:24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2024年青海省兩會召開期間,為體現青海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列席人員密切聯系群眾,了解和反映群眾的願望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參加行使國家權力、討論大政方針和地方重大事務的職責,人民網青海頻道特邀青海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列席人員,面對新時代、新要求,圍繞青海“四地”建設,針對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總結2023年工作成果,暢談2024年工作計劃。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聚力創建美麗中國先行區,奮力推動更高水平保護,做好牦牛藏羊本品選育和提純復壯,這為我們持續打造生態文明高地、推進全省有機綠色農畜產品輸出地主供區建設進一步明確了發展路徑、提供了根本遵循。”青海省人大代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委書記譚晟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下一步,曲麻萊縣將以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和建設產業“四地”為契機,自覺履行生態責任、挖掘生態潛力,拓寬生態價值轉化路徑,讓綠水青山有“顏”更有“值”,走出一條生態生產生活良性循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曲麻萊縣地處玉樹藏族自治州北部,平均海拔4550米,是“源頭中的源頭,高地中的高地”,譚晟表示,曲麻萊將堅持系統治理,著眼“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統治理來布局,大力實施三江源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系統保護、恢復、修復自然生態系統,全方位夯實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生態根基﹔將堅持生態惠民,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健全落實國家生態綜合補償制度,構建生態產品價值評價和實現機制,積極探索和融入濕地、草原、林地碳匯交易市場,加快特許經營的規劃和開發,兼顧好園區內外民生事業,加快公共服務、社區發展等基礎設施建設,此外,還將加大對破壞生態違法行為的懲治力度和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嚴格落實河湖長、林草長制等,以實際行動肩負生態報國使命、保護好“中華水塔”。

曲麻萊縣是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名錄內“玉樹牦牛”和“扎什加羊”的發源地、主產區,得天獨厚的種質資源在整個藏區乃至全國絕無僅有。3308萬畝草場、26.66萬頭牲畜綠色有機認証、全國最大綠色有機牧場以及玉樹牦牛和扎什加羊獲評全國“名優特新”農產品等資源稟賦的加持,打造全省有機綠色農畜產品輸出地主供區潛力巨大、“錢”景無限。

譚晟表示,曲麻萊縣將堅持黨建引領,強化基層組織體系建設,大力推行“黨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人才育在產業鏈、牧民富在產業鏈”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讓黨組織成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主心骨”﹔將堅持種源保護開發,強化良種繁育體系建設,以做強牦牛藏羊種質資源保護與開發為主線,以建設“玉樹牦牛”良種繁育基地為突破口,建立以縣級良種繁育園區為核心,輻射帶動各鄉鎮良種繁育基地,連接各村(社)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和牧戶的良種繁育體系,努力打造“中國良種牦牛第一縣”和“世界牦牛種源基地核心產區”。

將堅持利益聯結,強化聯農帶農體系建設,以村集體經濟為主導,以緊密的聯農帶農機制為主線,鼓勵村集體合作社依托良好的基礎設施資源,為牧民群眾開展托管、代養服務,牧戶有收益,集體有收益,不斷做大做強村集體經濟,爭取形成村屬企業,建立起“企業+牧民”的共同利益聯結機制,積極探索出一條市場化、可持續的特色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將堅持消費挖潛,強化品牌價值體系建設,加大爭取國家有機產品認証力度,提升“扎什加羊”“玉樹牦牛”等綠色有機品牌和區域公共品牌價值。加快推進產品質量安全認証,體現產品的獨特優勢,最大限度地提升畜產品的經濟價值。加快畜產品加工開發、冷鏈物流配送建設、銷售端渠道拓展等產業鏈建設步伐,不斷放大綠色有機農畜產品品牌效益。

此外,曲麻萊縣還將堅持科技賦能,強化標准化養殖體系建設,加快牛羊標准化體系建設,建立穩定的“保、育、繁、推”機制,重點開展良種繁育、人工授精、現代養殖、精深加工、飼草飼料等技術攻關,抓好實用技術培訓示范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人民網記者楊啟紅整理)

(責編:楊啟紅、張莉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