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發布廳
2023年青海省環境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到 96.6%

人民網西寧1月24日電 (記者楊啟紅)記者從青海省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新聞發布會獲悉,2023年,青海省環境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6.6%,PM2.5平均濃度為19微克/立方米,較上年同期下降5%﹔全省35個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持續保持100%,黃河干流、長江、瀾滄江出省境斷面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及以上,遑水河出省境斷面平均水質為Ⅲ類,青海湖等重點湖庫水體優良﹔全省重點建設用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分別達到100%和99.56%以上,持續推進西寧市、海西州、玉樹州“無廢城市”建設,支持西寧市、海東市實施26個村庄環境整治,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19.9%。
在持續強化生態環境督察監管執法方面,前兩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任務已基本完成,2021年黃河流域警示片反映青海省問題已整改完成,2022年警示片反映青海省問題整改進度達92%。省級生態環保例行督察發現問題整改完成率達80%。強化暗訪督察和節假日突擊夜查,嚴厲打擊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全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共出動執法檢查人員 23914人次,檢查企業8829家,查處違法企業296家,行政處罰280起,罰款3777.65萬元。黃河流域“清廢行動”發現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改。
同時,全面整治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研究制定《青海省工業企業廢水晾晒池蒸發排放場排查整治工作專項行動方案》,按照“一企一策”原則,形成“1十4”整治方案。聚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通報典型案例,研究制定推動柴達木盆地鹽湖資源開發典型案例整改整治方案。在全國首創紀檢監察監督和生態環境監管貫通協同機制,移送典型問題案件12件。研究制定《青海省鞏固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成效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繼續全面提升青海生環保護工作的質量和水平。通垃加強生態環境督察監管監測執法和推動問題整改,青海省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優良比例連續四年保持100%。
持續推進自然生態保護修復方面,全力推進木裡礦區以及祁連山南麓青海片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編制完成《木裡礦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評估報告》。設置30個視頻觀測點位,實現木裡礦區11個採坑視頻觀測全覆蓋。木裡礦區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取得重要進展。完成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退出礦業權恢復治理驗收和黃河流域歷史遺留礦山污染狀況調查評價“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扎實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實施意見有效落實,珍稀野生動物種群恢復性增長,聯合開展的國家濕地公園違法違規線索核查工作受到國家林草局通報表揚。
此外,進一步健全完善“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青海生態之窗”76個觀測點位功能作用凸顯。主動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爭取落實年度中央生態環境資金32.1億元,有力支持全省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開展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青海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開幕
- 人民網西寧1月23日電 (馬可欣、況玉)1月23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青海省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西寧開幕。青海省政協主席公保扎西代表政協第十三屆青海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報告工作,青海省政協副主席匡湧受政協第十三屆青海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的委托,向大會報告十三屆一次會議以來的提案工作情況。…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