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人民網記者遍神州

人民日報看青海:西寧城西區拓展社區養老服務功能

本報記者 楊彥帆 劉雨瑞 王 者
2023年04月21日08:3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

多地探索建設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助行

拓展社區養老服務功能(健康焦點)

  近年來,各地推進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社區養老驛站等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落地升級,加大養老服務投入力度。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

  老人在家門口享受助餐服務、休閑活動,社區醫生上門巡診……作為基於社區的服務設施,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致力滿足老年人在家門口安度晚年的願望,是優化養老服務供給的有力補充。日前,記者探訪了不同地區的社區日間照料中心。

  豐富服務內容,滿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

  “馬奶奶,起床鍛煉啦!”在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勝利路街道公園巷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護理員趙明柳扶起老人,開始在房間內散步。老人名叫馬維秀,身患阿爾茨海默病,兩年前入住照料中心。

  盡管肌肉萎縮讓馬維秀老人行動困難,她還是用力捏了捏護理員的手,表示謝意。

  在這家日間照料中心,除了提供長期照護外,還設有日托、短期托養,服務對象包括自理、半自理、失能、失智、特護等5類需要照顧的老人,能提供助餐、助浴、助醫等服務。

  在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中,日間照料服務在社區發揮著重要作用。民政部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擴大養老服務供給 促進養老服務消費的實施意見》提出,在社區層面建立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或日間照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助行、緊急救援、精神慰藉等服務。

  “我們調研發現,老年群體及其家人對社區層面的老年日間照料中心的需求度和期待值都比較高。”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研究員張雅璐表示,日間照料中心的服務對象應該是多類別的、包容的,服務內容也應該是連續的、多元的。

  近年來,各地積極探索社區日間照料服務模式,因地制宜拓展日間照料、短期托養、居家上門等服務功能。

  “清蒸鱸魚,你也來嘗嘗!”中午時分,河南省駐馬店市正陽縣真陽街道張庄社區的肖林老人夾起一塊鱸魚放入記者碗中,“我最愛吃魚,平時在家,孩子們上班忙顧不上做,養老中心配餐師做得特別好吃,而且送餐上門,服務熱情。”

  “自打有了線上智能養老服務平台,老年朋友的需求可以更及時地得到滿足。”正陽中民聚康養老中心工作人員趙記中掏出手機,打開智慧養老服務應用程序,“你看,老人隻需點單,我們就能提供助潔、助餐等服務。”

  2018年以來,正陽縣新建了27個城市社區養老日間照料中心。在軟硬件不斷完善的基礎上,根據老年人身體狀況和自理能力,通過創新服務模式,滿足老年人多層次需求。

  “我們老年朋友經常坐在一起聽戲品茶,時不時還哼上幾嗓子。”在叔度社區日間照料中心,76歲的殷新政說。

  加強醫養結合,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

  “我先給您鬆解鬆解腰部肌肉,改天咱們拍個片子再復查一下。”在河北省滄州市福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醫護人員正為王奶奶做理療。服務台旁,幾位社區老人在等待開藥,醫務人員向前來取藥的老人耐心講解藥品使用注意事項、用法用量等,叮囑他們按時服用﹔另一邊的康復室內,康復師在給老人做康復﹔娛樂室裡,還有幾位老人在練習書法……

  近年來,河北省滄州市不斷優化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探索三甲醫院進社區開展康養工作。滄州市中心醫院醫療集團康養集團承接了包括福安社區在內的6所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的醫養服務。

  “醫養結合,是我們作為三甲醫院探索社區養老服務的優勢。除了提供助餐、助托、娛樂活動,通過‘三甲醫院+社區服務+醫生巡診’的上下聯動,努力做到醫中有養、養中有醫。”福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負責人尹桂梅說,自2021年9月14日開始試運營,到今年3月26日,福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已接待老人1萬余次,建立老人健康服務檔案1860份。

  目前,各地多數社區日間照料服務以“養”為主,醫療、康復、生活照料等功能還有待進一步提升。“老年人醫療、護理、康復服務的需求在迅速增加,常常遇到日常用藥、一般疾病診療、轉診上級醫院等問題,醫養結合服務向基層延伸是必然的發展之路。”滄州市中心醫院醫療集團康養集團董事長溫秀玲說。

  尹桂梅告訴記者,幾年實踐下來,不少老人在福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醫護人員的照料下,身體狀況有了好轉,生活質量提升。此前因胸椎、腰椎壓迫導致下肢癱瘓的一位老人,雖然經過手術可以站立,但是行走困難,常年臥床。“我們得知后為他組織會診、制定康復計劃,經過系統訓練,老人現已逐步恢復行走能力。”

  據介紹,滄州市中心醫院醫療集團康養集團承接的日間照料中心配備了三甲醫院級別的彩超等醫療器械。每天有資深專家在社區坐診,為老人提供包括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常見老年疾病的診療與康復。

  完善運營管理,引入社會力量參與

  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勝利路街道公園巷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位於城西區景林佳苑小區內,經營這家照料中心的,是一家名為西寧市城西溫馨陽光托老所的社會組織。

  2013年起,該托老所經城西區民政局招標,陸續運營了11家照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適老化設施的建設、裝修,全由城西區民政局負責,托老所‘拎包入住’,每家照料中心每年有3萬元補貼。政府搭台,服務登台,我們努力把這個‘良心活’做好。”托老所運營部主任段炳存說。

  照料中心的平穩、安全運營,離不開多方合力。廚房內,監控直連西寧市城西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護理員做飯時,必須戴好口罩﹔西寧市城西區消防救援支隊、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定期巡查,確保風險排查在一線、整治在一線﹔青海省民政廳邀請省內各大醫院的醫生和專業護理人員,每年兩次對護理員進行培訓。

  在托老所,記者見到了群吉瑪,兩年前,她還是一名在校大學生。托老所與青海民族大學、青海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等學校達成志願服務合作機制,群吉瑪一有空就來到照料中心,幫老人換洗衣服,陪老人聊天,給老人表演節目,找到了志願服務的價值。她畢業后毫不猶豫地加入了托老所。“志願服務既能讓老人見到新面孔,保持心情舒暢,還能讓我們找到自己想做的事。”群吉瑪說。

  張雅璐認為,針對社區日間照料服務主體力量不足的問題,要鼓勵結合社會化運營模式,吸引民間資本參與日間照料中心的建設與運營。近年來,多地出台政策鼓勵照料中心社會化運營。比如,天津提出,採取購買服務或服務外包,吸引專業的社會組織和智能化養老企業承包運營照料中心﹔鼓勵社會力量興辦照料中心,支持社會組織和企業利用自有或租用房屋開辦照料中心,緩解社區養老服務需求壓力。

  “越來越多社會組織加入到為老服務中來。”青海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處長王軍表示,為確保照料中心公益性質不改變、服務水平不降低,青海將持續加強質量安全、登記備案、從業人員、運營秩序、服務收費等的監管,強化政府主導責任,壓實機構主體責任,發揮行業自律作用,持續優化服務供給,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整體而言,不同地區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的建設和服務情況有較大差異,處於起步和摸索階段。”張雅璐認為,要根據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和能力,將服務分為不同層次,實現差異化和個性化的服務,並進一步在服務內容、服務質量、服務標准等方面進行規范化和標准化,建立科學的服務評估機制,確保服務質量和服務效果。

(責編:況玉、劉沛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