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媒體看好“中國智造”前景

顏 歡 方瑩馨 馬 菲 李瀅嫣

2021年04月26日08:5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十四五”規劃綱要強調要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多家外國媒體在報道中指出,近年來中國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科技實力不斷提升。中國堅持將創新放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展示出中國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決心和光明前景。

  “中國工業技術持續向前大步邁進”

  比利時荷蘭語新聞網站“中國廣場”報道,中國重視提高制造業水平,反映出政府通過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轉型的決心,“這將有助於節省成本,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建設,提高技術自主性和競爭力”。

  美國福布斯網站報道,中國致力於推動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中國制造業自動化水平不斷提升,在生產線上作業的工人專業水准不斷提升,收入也水漲船高。”

  韓國《韓民族日報》報道稱,中國堅持擴大開放、改善營商環境,為在華投資的外企提供了全方位支持。“中國順應第四次工業革命發展趨勢,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激活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建設制造強國。”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援引瑞士銀行的報告指出,中國企業生產出全球72%的太陽能組件、69%的鋰電池和45%的風力渦輪機﹔中國電動汽車在續航裡程、動力傳動系統效率及智能化等方面的競爭力也在不斷增強。專家表示,這是產業政策、高效供應鏈、尖端技術等共同促進的結果。“中國工業技術持續向前大步邁進,工業質量大幅提高。”報道說,中國為電動汽車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民眾態度也非常支持,有利於相關產業健康發展。

  歐洲工具和模具制造網ETMM發表文章表示,“中國智造”正快速發展,高科技設備和零件都在快速國產化。“中國將從世界工廠發展成智能制造強國。一些相關學科和研究的發展尤其迅速,中國制造業的升級還將繼續。”

  “不斷提升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能力”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3月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再次成為《專利合作條約》框架下國際專利申請量最多的國家,申請數同比增長16.1%。中國企業連續4年成為《專利合作條約》框架下國際專利最大申請者。歐洲專利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收到來自中國13432項專利申請,同比增長9.9%,中國在歐洲專利局的專利申請數量創歷史新高。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近年來,中國國際專利申請量迅速增長,在無人機、人工智能等領域創新成果顯著。中國將大幅增加對5G網絡和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

  美國《哈佛商業評論》刊文表示,很多指標說明,從技術發展和市場應用角度看,中國正處於人工智能發展前沿。“中國集中力量突破‘卡脖子’關鍵技術,不斷提升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能力。”

  新加坡《海峽時報》網站報道說,從提高網絡直播所需的數據上傳速度技術,到其特有的設備間共享文件方法,中國華為公司近年來申請的專利數量創下紀錄。去年,華為以5464件專利連續第四年成為申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專利最多的公司。華為的最新舉措証明了中國公司創新能力在提高。報道引用科睿唯安公司的報告指出,中國申請的專利越來越依據其商業轉化能力進行評估。中國“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了“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的指標,折射出未來科技創新的導向。

  “已成為全球先進制造業的領軍者之一”

  中國不斷深化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更多惠及其他國家和民眾。

  南非《商業內幕》報道說,傳統的植保噴洒方式不夠精確,噴洒不均勻還會影響作物品質。中國科技企業研發制造的植保無人機解決了相關問題——不僅可以減少燃料消耗,同時又能將殺虫劑等精准噴洒到需要的地方。“中國制造的無人機比傳統噴灌飛機好用,給小農戶帶來福利。”

  南非獨立傳媒發表評論說,華為等中國企業為非洲培養了大量信息和通信技術人才,為非洲網絡基礎設施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通過與南非本地電信運營商合作,華為已為非洲培訓了8萬多名信息和通信技術工程師。”

  比利時“中國廣場”網站的另一篇報道指出,在中國,5G網絡正在改變工業生產,使鋼鐵、汽車、電力等行業的生產模式發生顯著變化,讓制造業的產品更精准地匹配消費者需求。中國企業正在朝更加智能化、數字化的方向發展,中國的工業互聯網發展勢頭強勁,在工業制造、醫療、能源、智慧港口和其他領域已經得到廣泛應用,走在了全球智能制造業前列。

  韓國《中央日報》報道,中國企業對研發的投入不斷加大,中國政府也通過政策和資金給予支持,多個領域的研究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南非《星報》發文表示,在信息爆炸式增長的時代,中國將數據更好地轉化成生產資料,成為促進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之一。中國通過數字賦能實體經濟,實現各行各業的智能化變革,有力推動了“中國制造”加速邁向“中國智造”,實現了在國際市場上的強大競爭力。“‘中國智造’的快速發展令人欽佩,高新技術產品為非洲人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便捷。中國已成為全球先進制造業的領軍者之一。”

  (本報北京、布魯塞爾、首爾、約翰內斯堡電)

(責編:楊玥、陳明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