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源村:幸福萬年長

咸文靜 王菲菲

2021年04月07日08:44  來源:青海日報
 
原標題:開欄的話

長江源村。 青海日報記者 黃靈燕攝

開欄的話

“十三五”時期,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諸多困難挑戰,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克難奮進、勇毅前行,三大攻堅戰各項目標任務均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藍圖化為美景,憧憬變成現實。即日起,本報在“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總欄目下開啟子欄目“同心奔小康”,集中推出一批稿件,形象反映青海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給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與實惠,讓一篇篇溫暖人心的報道,成為600多萬青海兒女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生動注腳。敬請關注。

別了,舊日子。你好,新生活。

17年前的5月,長江源頭寒氣逼人,更尕南杰往火堆裡扔了兩塊牛糞,火苗比原先更加燦爛。不久前,作為村黨支部組織委員,他去鎮上參加黨員培訓班時,聽說了國家要實施三江源生態移民項目的消息,在草原上生活了大半輩子的他思前想后,有些拿不定主意。

打從記事起,更尕南杰就生活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措裡瑪村。這裡位於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內。高寒缺氧的惡劣環境,令這方土地與外面的繁華相隔相離,牧民世世代代隻得以放牧為生,行路難、吃水難、上學難、看病難,構成了他們日常生活中的溝溝坎坎。

18歲那年,更尕南杰從父親手中接過牧鞭,這一拿就是30年。住帳篷、點油燈、吃糌粑……雖然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就像日出日落般恆定,可他還是能敏銳地察覺出草原的變化:由於過度放牧、鼠害泛濫,草原生態急劇惡化,不僅牧草日漸疏矮,載畜能力大不如前,就連一些過去常見的野生動物,當時也難覓蹤影。土地沙化,災害頻發,長江水也失去了往日的澄澈與輕盈。

搬!

“搬去格爾木,孩子上學、媳婦看病都方便一些,而且保護三江源頭是國家的大事,我們有責任保護好家鄉的水土。”

有人問:“離開了牛羊、草山,今后的生活咋辦?”

更尕南杰說:“我們要相信黨、相信國家!”

都說故土難離,開完村民大會,這名有著近20年黨齡的老黨員決定當回“領頭羊”。

就這樣,2004年,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保護三江源生態環境,包括更尕南杰一家在內的唐古拉山鎮6個村共128戶牧民,告別了世代而居的草原,翻越昆侖山,來到了400多公裡外的格爾木市南郊,人們給這個新生的藏族村落起了個充滿回憶的名字——長江源村。

“這樣的生活,我們夢裡都沒出現過!”

從格爾木市區沿109國道一路向南,車子行駛在廣闊平坦的公路上,窗外的景色緩緩退后。忽然間,路旁一塊刻有“長江源村”字樣的巨石扑入眼帘,像一面破浪前行的風帆,亦像一座拔地而起的豐碑,與一旁極具藏民族特色的大門交相輝映。站在村口放眼望去,一排排藏式風格的庭院錯落有致,屋頂上一面面五星紅旗獵獵招展,將湛藍的天空映襯得分外純淨。

“到格爾木那天是2004年11月25日,政府為我們每家每戶都統一建好了300平方米的新房,我們拖家帶口、迫不及待搬進了新家。”時隔多年,更尕南杰仍然清晰地記得初到新村時的情形。

為了讓大家盡快適應現代化的新農村生活,村裡開設了生活小課堂,教大家使用煤氣灶,還舉辦起廚藝培訓班,讓現代飲食理念“飛入尋常牧民家”。漸漸地,變化發生了:新添置的冰箱裡多了蔬菜與水果, 餐桌上添了米飯、面條和炒菜,以前頓頓離不開的糌粑、風干肉成了招待客人的稀罕玩意兒。電視、手機、文化站讓大家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為了方便交流,說了半輩子藏語的更尕南杰和不少同齡人一樣,開始學起了普通話。

相比更尕南杰,今年51歲的索南群佩對這些變化感悟更深。

搬遷之前,索南群佩是鎮上完全小學的一名教師。當時,這所學校隻有5間教室,教學用具除了書便隻剩粉筆。平日裡,學生們要騎馬上學,遇到節假日,一些離家遠的孩子隻能暫住在老師家。幾十年的教學生涯,給索南群佩留下最深印象的,除了冬天用牛糞也燒不熱的教室,還有講台下那一張張凍得紅紅的小臉兒。

搬遷的消息傳開后,索南群佩有些擔憂:新建的學校好不好?留下來的學生怎麼辦?

“走訪之后,我們發現隻有少部分家長選擇留下。於是,我們在山上建起了教學點,讓‘留守’兒童不失學,其他走下山來的孩子們則全部歡歡喜喜邁入了新校園。”

索南群佩口中的新校園,便是村裡新落成的長江源民族學校。如今,十幾年過去,學校的發展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還記得2004年青藏鐵路公司給我們捐贈了20台電腦,老師們沒見過,更沒用過,隻能每天趁著課間休息時操練操練。一晃這麼多年過去了,現在學校的硬件設施一點兒不輸市區的學校,老師們也成了電腦高手!”索南群佩說著,還驕傲地昂了昂頭。

曾經的“山裡人”,而今的“村裡人”,身份的轉變,離不開黨和政府的“雪中送炭”與“錦上添花”。隨著一系列惠民項目的落地生根,長江源村的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村民們的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大家伙兒的幸福感、獲得感與安全感“芝麻開花節節高”,正如村民們的感慨:“這樣的生活,我們夢裡都沒出現過!”

“幸福日子還長著呢”

2016年8月22日,對於長江源村的村民來說,永世難忘。這一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了長江源村!

村民申格還記得這樣一段對話:“我告訴總書記,生態移民之前我們住在海拔4700米的三江源自然保護區裡面,住的是帳篷,睡的是地鋪,點的是羊油燈。搬遷后,我們住上了國家出資蓋的新房,家具家電也齊全了,黨的政策好,我們非常感激。聽完我的話,總書記很高興,他說:‘你們的幸福日子還長著呢。’”

是啊,幸福日子還長著呢。

草原、濕地生態保護管護員每年可領管護補貼2.16萬元﹔16歲以下、55歲以上的貧困生態搬遷戶每年每人可領補貼5600元……算著一筆筆經濟賬,村民們搬遷前懸著的心漸漸落了下來。

當然,擺脫貧困、走向振興,“輸血”只是“授之以魚”。

為強化大家的“造血”意識、給村裡的富余勞動力提供創業就業平台,這些年格爾木市針對牧民的實際需求,開展了一系列技能培訓,從瑪尼石雕刻加工、藏毯編織,到汽車駕駛、摩托車修理,再到牛羊育肥、飼草料加工,門類齊全、務實管用。

搬進新村后,放下牧鞭的鬧布才仁考取了駕照,成為村裡第一個擁有神氣“黑本本”的人。2008年,他拿出多年積蓄,買下一輛東風牌翻斗車,通過在工地拉建筑材料,當年就有8萬元落入腰包。

后來,看到唐古拉牦牛、藏羊通過了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証,鬧布才仁和弟弟布群拉尕便在村裡成立了格爾木崗尖蕃巴商貿有限公司,專門經營牦牛肉、藏羊肉等民族特色產品。隨著公司業務愈發壯大,他們又組建起運輸車隊,實現了運輸、儲存、經銷“一條龍”,成了村裡的致富標兵。

“‘輸血’和‘造血’相結合是長江源村擺脫貧困、走向振興的總抓手。村民們隻有掌握了‘硬本事’,才能闖出新天地。以前大家祖祖輩輩都靠放牧為生,剛下山時,很多牧民連鐵鍬都不會用。現在,有黨的好政策,有致富帶頭人扛大旗,越來越多村民告別‘等、靠、要’,正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著幸福生活。”長江源村黨支部書記才讓昂毛感慨道。

綠了草原,富了口袋。2017年,長江源村正式脫貧摘帽。如今,這座青藏高原上的小村庄,正煥發出迷人生機,等待著續寫傳奇,盼望著幸福萬年長……

“人在山下生活,

心還留在山上”

“當初搬遷的時候,我們是自願的,大家都知道是為了保護生態。總書記來村裡看望我們,我向他匯報‘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總書記聽后非常高興,夸我說得好。”更尕南杰對於習近平總書記到訪時的情景,至今記憶猶新。

作為生態移民村,十幾年來,長江源村的村民雖然下了山,但心裡依舊牽挂著故鄉的那片草原。

當年,128戶牧民告別家鄉后,33.4萬公頃的草場便全部禁牧,村裡還組建起由200多名管護員組成的管護小分隊,牧民們由“放牧人”轉型成“管護員”。

“以前山上的草總是不夠牛羊吃,我們隻能吃光一片換一個地方,牛羊越放越遠,草原的環境也越來越差。后來,我們學習了國家的政策,才明白了保護生態的重要。”40多歲的扎西才仁是管護小分隊的一員,他的巡護點位於距離沱沱河30公裡處的要蓋村桑吉草原。山上草場一望無際,一山接一山,一片連一片,但扎西才仁對自己的“地盤”卻異常熟悉,因為每一寸土地都被他踏過無數次、撫摸過無數次。他說:“每次外出巡護,看到草長得越來越茂盛,草原上的垃圾越來越少,野生動物越來越多,我就打心眼裡高興!”

當然,變化不僅發生在草原,還發生在身邊。近幾年,長江源村的村民對自己家門口的生態環境狀況異常重視。2016年,村裡制定了村規民約,規定每周六是村裡的“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日”,漸漸地,搞衛生由“突擊戰”變為生活習慣,村容村貌也隨之一新。更尕南杰對於村裡的變化,看在眼裡,甜在心裡:“三江源是我們的家園,能為生態保護作貢獻,我們真心覺得當初的選擇,值!”

2020年,長江源村正式入選第三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一路走來,在黨的惠民政策下,這座寓意“長江源頭飲水思源、不忘黨恩”的小村庄實現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華麗轉身,每一個生活在這裡的村民也都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隻要牢記總書記的囑托、跟著共產黨走,幸福生活就會像奔流不息的長江之水,長長久久,綿延不絕……

(責編:楊啟紅、陳明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