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懷偉志堅且遠 何懼高原苦亦寒

——記中組部、團中央第二十批援青博士服務團成員余康

張世童

2021年03月10日09:46  來源:青海日報
 

在青海,有這樣一位特殊的博士,他跨越千裡從北京來到青海,雖說是外地人但既耐得住高原反應也忍得了風沙嚴寒,人們問他緣何而來,他說他要用一年的時光在這片廣袤的江源大地上完成一篇不一樣的“博士論文”。從此以后,他便將一個個企業、醫院、鄉村、學校布置成自己最新的“實驗室”,在一次次實地調研考察中積累著“實驗數據”,在一件件項目評審溝通解決中豐富著“實驗方法”。他,就是中國航油工程建設公司高級經濟師,中組部、團中央第二十批博士服務團成員余康。

以誠心誠意發揮專業專長 用青春智慧灌注青海經濟發展新動力

“專業精、觀念新、眼界寬”,這是同余康工作過的同事對他的一致評價。作為一名經濟學博士,在挂職鍛煉期間,他充分發揮個人專業優勢和在中國航油工作時所積累的寶貴經驗,不僅先后參與編寫、制定了包括《青海國投“十四五”發展規劃報告》等多項重大方案,而且全面聚焦數字經濟、清潔能源產業發展、融資環境等青海經濟發展中所面臨的熱點問題,積極開展專題研究,著力解決企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力求在“十三五”和“十四五”交匯的關鍵時期,摸准發展脈搏,把握發展主動權,助推地方經濟跨越式發展。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發,各行業均受到不同程度沖擊。在談及此事時,余康動情地說:“疫情暴發后,我雖不能像醫護人員一樣直奔疫情一線救死扶傷,但在疫情防控的大后方,我要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青海人民渡過難關!”余康收集大量資料進行研判,在第一時間主持起草了《青海國投新冠肺炎疫情后“復工復產”應對方案》等,幫助企業盡快復工復產、達產達效,盡快走出疫情給經濟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

以真心真意傾注如火熱情 用全情投入構筑黃河生態治理新未來

“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視察指導工作時,囑托青海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來抓。從余康踏上青海這片厚土,這句話像一棵新芽一般在他心底扎了根。千百年來,滔滔黃河水孕育了偉大的中華文明,炎黃子孫們親切的將黃河稱為母親河。青海是黃河的源頭,保護好黃河源頭責任重大。

余康拿出讀書時的那股鑽勁兒,從一字一句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等方面的論著著手,同時認真搜集黨中央、國務院與各部委發布的關於經濟發展特別是西部生態保護與治理的文件、政策與規劃,對比分析進而找到方法歸納經驗,再通過一次次實地考察開闊視野,用實踐豐富理論,很快他便有了一些想法。

2020年年初,余康結合青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發展實際,第一次同援青博士團友們一起將自己的想法匯集成文,這篇名為《運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蘊含的哲學思維 謀劃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研究報告得到時任青海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的高度肯定與表揚,而后在《青海日報》2020年3月2日刊登,被學習強國青海頻道轉載。在自己的想法得到充分認可與肯定后,經省委組織部推薦,代表第20批援青博士服務團參加了包括青海省政府就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征求意見稿)》的專題意見征詢會議在內的多項研討會,累計提出修改建議意見共40多條。

在第四屆青海改革發展論壇上,當談及青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時,余康又一次被推選為發言人上台,為大家解析《加快構建青海黃河流域生態經濟體系》課題。站在台上,平日裡這個儒雅的漢子竟緊緊攥住了拳頭,熟悉他的同事們都知道,這並不是因為他很緊張,這不過是他已將黃河生態治理這條工作線牢牢的埋在了手心裡,舍不得放開。

全心全意踐行鐵軍精神 在雪域高原戈壁險灘續寫“航油精神”新篇章

“我是經中國航油集團公司黨委推薦成為援青博士服務團的一員,在做好援青工作的同時,我更要時時刻刻以一名航油鐵軍的標准要求自己,真正擔負起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踐行使命擔當’的名片作用,唯有如此,才對得起中國航油集團公司黨委對我的信任。”在接受採訪時,余康如是說,“平日裡,那些自己覺得稀疏平常的小事在同事眼中反而是值得欽佩的作為與擔當,這可能是因為航油鐵軍精神已經融入到了我的骨髓中、血液裡,不管走到哪,干什麼,也是忘也忘不了,改也改不掉的”。

“有責任、有定力、有紀律、有擔當、有作為”。這15個字從余康的口中說出,雖簡短但卻擲地有聲。在初入青海,高原反應一度使他陷入經常性暈眩,甚至徹夜難以入眠時,“以精神克服缺氧,以干事忘掉寂寞”,余康的選擇是努力撐下去,勇敢站出來,多方想辦法。所以你會發現,余康從未因身體原因缺席每一次研討會、每一次實地調研,叫過一聲苦、一聲累﹔所以你會發現,余康在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主動加入到援青第20批博士團組團抗“疫”小分隊中,各司其職,全力配合,同青海人民一起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

選擇了援青,就選擇了奉獻。2021年,結束了一年博士團服務工作,被評為“來青服務優秀博士”的余康根據組織需要選擇“延期畢業”,他將被派往不同的崗位繼續完成一個又一個“實驗”,深入更多更遠的地區用腳步敲打出“論文”的一字一符、一章一節,寫好這篇關於青海發展的“畢業論文”,為青海凝聚正能量,為中國航油援青事業做出新貢獻,緊握著一代又一代博士團傳承下來的接力棒奔跑向前……

(責編:楊啟紅、陳明菊)

推薦閱讀